券商观点|10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仍承压,信贷偏弱,票据冲量
2025年11月14日,东方证券发布了一篇银行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社融增速仍承压,信贷偏弱,票据冲量。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社融增速仍然承压,信贷淡季+政府债少增。2025年10月社融同比增长8.5%,环比8月下降0.2pct,当月社融增量8150亿元,同比少增5970亿元。结构上:(1)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下降201亿元,增量同比下降3166亿元,10月为信贷淡季,同时政策性金融工具对贷款的拉动作用暂未显现,结合10月末票据利率跳水,信贷投放偏弱依靠票据发力补位。化债影响边际减弱,企业直接融资对贷款仍有替代作用。(2)政府债同比少增5602亿元,年内政府债发行进程步入尾声,对社融的拉动作用边际持续减弱。
(3)企业直接融资同比多增1894亿元,其中债券融资同比多增1482亿元,股票融资同比多增412亿元。
(4)非标融资同比多增358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同比大幅多增1872亿元,对社融形成支撑,参考22年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部分额度以股东借款或股本金形式注入项目资本金,通过委托贷款形式体现,我们推测此次委托贷款多增也一定程度有此影响。
信贷偏弱,票据冲量。10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6.5%,环比9月下降0.1pct,当月新增贷款投放2200亿元,同比少增2800亿元。居民户贷款读数再度回落,同比少增5156亿元,短贷和中长贷压力均有增大,当月增量均由正转负,其中短贷同比少增3356亿元,消费需求持续低迷,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等经营景气度偏弱,后续短贷表现有赖于政策端长期发力;中长贷同比少增1800亿元,10月新房和二手房价格一涨一跌,购房需求仍不足,地产销售数据再度转弱,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大幅减少26.6%,增速环比9月下降33.3pct,地产销售表现平淡,结合按揭偿还压力来看,居民中长贷增长压力加大。对公贷款主要依靠票据贴现冲量,一般贷款少增明显。短贷增量同比持平,延续历年10月的负增长规律。月内关税摩擦升级,国内出口走弱,出口增速较前值大幅下降,同时当月PMI指数下降,指向制造业景气度回落,对公贷款投放整体偏弱。中长贷仅小幅增长300亿元,同比少增1400亿元,持续关注后续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对中长期贷款的拉动作用。信贷增长较弱,主要依靠票据贴现冲量,同比大幅多增3312亿元。
M1、M2增速边际回落,非银存款对居民存款形成分流。10月M1同比增长6.2%,环比回落1.0pct,M2同比增长8.2%,环比下降0.2pct,M2与M1增速剪刀差上升0.8pct至2.0%。10月新增人民币存款6100亿元,同比多增100亿元,具体来看:居民户存款同比少增7700亿元,同时非银存款在去年高基数下仍同比大幅多增7700亿元。资本市场持续活跃,10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攀升至33万亿元,环比9月增长明显,非银存款对居民存款形成分流,两者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企业存款同比少增3553亿元,财政存款同比多增1248亿元,可能是财政支出节奏边际放缓的结果。
考虑到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再度反复,市场风险偏好阶段性回落,以及银行基本面出现的息差企稳等积极的基本面变化趋势,我们看好25Q4银行板块的相对收益。
1、基本面确定的优质中小行,相关标的:渝农商行(601077)(601077,买入)、宁波银行(002142)(002142,买入)、重庆银行(601963)(601963,未评级)、南京银行(601009)(601009,买入)、杭州银行(600926)(600926,买入)。
2、基本面稳健、具备较好防御价值的国有大行,相关标的:工商银行(601398)(601398,未评级)、建设银行(601939)(601939,未评级)、农业银行(601288)(601288,未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蔓延;流动性环境超预期收紧。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