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集体撒钱 上百亿“现金红包”在路上
商报讯(记者 叶晓珺)进入四季度,又有一批股东将收获上市银行派发的实打实的“大红包”。仅本周,就有包括苏州银行(002966)、杭州银行(600926)、南京银行(601009)、中信银行(601998)在内的相关银行公告称,分别于11月17日、18日、20日、21日进行2025年中期分红,分红金额约为179.4亿元。在此之前,已有8家A股上市银行完成2025年中期分红,现金分红金额超2637亿元。
对于上市银行“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业内人士认为,在监管引导上市公司增强投资者回报的背景下,高分红政策不仅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也提升了银行股在低利率环境下的防御价值与中长期配置吸引力,中长期资金布局银行板块的趋势有望延续。
城商行打头阵 中期分红方案陆续开启
随着多家A股上市银行公告中期分红方案,现金红包已经在路上。
根据安排,本周最先派发红包的是苏州银行。据悉,该行将以总股本44.71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2.10元现金,预计派发现金红利9.39亿元。股权登记日为11月14日,除权除息日为11月17日。
紧随其后的是杭州银行,于11月18日进行2025年中期现金红利发放。该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该行总股本72.49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8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7.55亿元,分红总额同比增长24.10%;南京银行则于11月20日进行2025年中期现金红利发放,该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该行总股本123.64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06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7.86亿元。
本周五,中信银行将进行2025年中期现金红利发放。该次利润分配以截至股权登记日的该行普通股总股本556.45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88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04.61亿元。其中A股股本为407.63亿股,派发A股现金红利76.63亿元。
据悉,9家股份行中已经实施或将实施中期派现的共有7家,累计派现金额将达669.73亿元。超百亿元的有三家,除了中信银行之外,招商银行(600036)和兴业银行(601166)分红金额分别为262.26亿元、119.57亿元。
此外,平安银行(000001)、华夏银行(600015)和光大银行(601818)也披露了中期分红方案,平安银行派息45.80亿元,方案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后续待确定具体发放日期即可实施;华夏银行已通过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拟分红15.91亿元,但尚未确定股东大会审议时间及分红发放时间;光大银行已发布的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告显示,拟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1.05元(含税),拟派发现金股息总额62.04亿元(含税),占归母净利润的25.2%,这是光大银行继2024年首次中期分红后再度分红。
超2600亿元 中期分红“大军”持续扩容
2025年,上市银行中期分红队伍持续扩容。数据显示,共有超24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现金分红金额为2637.90亿元,上海银行(601229)、平安银行、张家港行(002839)、沪农商行(601825)、长沙银行(601577)、苏农银行(603323)、民生银行(600016)、常熟银行(601128)8家银行派发的2025年中期现金红利已落地。其中,兴业银行、长沙银行、宁波银行(002142)等7家银行为上市以来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继股份行、城商行之后,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这四大国有银行也即将带着“满满诚意”而来。据公告,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拟于11月27日召开临时股东会,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拟于11月28日召开临时股东会,均将对各自的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进行审议。数据显示,六大国有银行合计派现2046.57亿元,占全部上市银行中期分红总额的近80%。
从目前来看,后续将会有更多银行酝酿或推进中期分红方案。例如,江阴银行(002807)已发布预案,拟每10股派1.0元(含税),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浙商银行(601916)也曾表示,该行近三年累计分红超132亿元,将结合政策与同业经验,研究未来分红安排。
对于银行纷纷派发中期分红,有银行表示,实施中期分红、保持分红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不单是银行经营实力的直接体现,更是向市场传递价值信号,吸引更多中长期稳定资金配置,形成“经营管理—分红回报—资金配置—估值修复—价值凸显”的正向循环。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银行板块分红稳定、业绩表现波动较小,且目前估值仍处于低位,股息率优势明显,中长期资金布局银行板块的趋势有望延续。此外,随着上市银行中期分红逐步展开,以及充分调整后银行股息吸引力持续提升,长期资金布局有望为银行股带来资金面支撑。同时,在息差阶段企稳、中间收入延续改善背景下,银行基本面具有较强韧性。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