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科技教育,教育部等七部门发文!

来源: 恒信东方官微

  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础,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意见》强调,应培养科学兴趣,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体验和兴趣培养,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小学中高年级段侧重概念理解和动手探究,强化以兴趣为导向的“做中学”实践路径;要推动数字赋能,鼓励高等学校、科技企业等单位,加强与中小学深度合作,建设数字化虚拟场馆和智能化学习课程,为学生提供虚拟仿真科学实验与工程实践等数字化学习场景。

  从科学教育到科技教育,意味着更加突出实践导向。科技教育追求的不是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手脑并用的知行合一。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孩子知道是什么,还要让孩子思考为什么,最终抵达创新靠什么。

  数字技术重构了科技教育的场景边界。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宏观的宇宙星系能“触手可及”,微观的细胞结构可“放大观察”,这种沉浸式体验,既降低了教育成本,又突破了时空限制,让学生们共享优质资源,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双重提升。

  智能化技术更推动了“因材施教”的落地。通过AI算法分析学生的实验数据、答题轨迹,系统可精准定位知识盲区,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智能学习伙伴能实时回应探究疑问,陪伴学生在互动中破解难题。这种“千人千面”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孩子都能以适合自己的节奏探索科技奥秘,极大提升了学习效率与获得感。

  在数字赋能科技教育的进程中,科技企业既是技术供给者,更是责任担当者。凭借前沿技术与实践经验,企业正成为衔接政策与教育的“关键纽带”,以多元实践诠释社会责任。

  恒信东方300081)打造的太空学院VR未来教室,不仅是一次技术应用创新,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与探索。它通过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体验,创新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路径,或将为未来教育模式提供重要范本。

  沉浸式学习,提升专注力与记忆力

  VR学习比传统方式记忆留存率高得多,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如手柄)全方位感知知识,学习效果更深刻。

  互动实践,培养探索与创新能力

  传统实验受限于器材和场地,而VR可以多次模拟化学实验、物理现象,甚至允许“失误操作”,让学生在安全环境中试错、优化解决方案。

  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无边界学习”

  传统课堂受限于物理环境,幼儿难以直观理解抽象概念(如行星运转、人体结构)。VR技术可以让学生 “潜入”血管观察血液循环,将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具象体验。

  安全环境中的“真试错、真探究”

  通过模拟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高危场景,VR技术让学生在零风险环境下掌握生存技能,实现知识生动掌握和理解。

  恒信东方借助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让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从“记忆知识”转向“体验知识”,助力培养更具创造力、实践力和跨学科思维的新时代学习者,为科技教育注入持久动能。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学生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未来才能长成创新的森林。以科技教育之光,照亮孩子创新之路,建设科技强国就更有支撑。

  政策的出台为科技教育吹响了奋进号角,而数字技术的赋能则为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当科技企业以技术为笔、以责任为墨,当教育工作者以匠心育人、以智慧启智,当每个孩子都能在科技的世界里自由探索,科技创新的基因将会融入民族血脉。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