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抗体偶联药物ADC产业投资框架:“精准化疗”引爆千亿市场,中国创新引领全球浪潮

来源: 同花顺iNews

      2025年11月21日,爱建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生物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精准化疗”引爆千亿市场,中国创新引领全球浪潮。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投资要点: 靶向前药、精准化疗,ADC药物全球市场空间超千亿美元。抗体偶联药物ADC兼具单抗药物的“精准识别”和小分子毒素的“强效杀伤”双重优势,被誉为“精准化疗”。相比于传统化疗和单抗药物,以Enhertu为代表的第三代ADC药物展现出“碾压式”的治疗优势。 “ADC+IO”成为新的治疗趋势,在肺癌、乳腺癌等多个大癌种向“PD-1+化疗”一线疗法发起挑战,未来可能改写肿瘤标准疗法。这也使ADC成为下一代肿瘤新兴疗法中最具前景的优质赛道,MNC纷纷重金布局,点燃了全球ADC新药开发热情。根据沙利文的预测数据,2032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1亿美元。 “模块化”迭代升级的技术平台,中国力量引领创新浪潮。由于ADC分子结构的复杂性,ADC药物的创新迭代具有“单项突破”驱动、“模块化”升级、组合试创新的特点。作为技术驱动发展的产业,全球ADC药物研发呈现百花齐放、各显神通的繁荣景象,并未发现“包打天下”的通用创新模板。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成为全球ADC创新的主要参与者,中国ADC新药管线数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成本和效率优势明显,并在部分细分领域取得技术优势。

中国ADC出海重磅BD交易不断,交易金额快速增长,显示出海外合作者对于中国ADC资产价值的认可,同时ADC也成为中国医药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突破口之一。

万物偶联:从ADC到XDC,平台技术的自然延伸。ADC的内核一种偶联和递送技术平台,利用载体的靶向性调控有效载荷在人体内的时空分布,从而达到扩大治疗窗、减毒增效的目的。从这一新药开发范式出发,ADC的载体和有效载荷可以分别进行拓展和替换,成为广义的偶联药物XDC。全球处于研发阶段的XDC类型超过10种,抗体偶联放射性核素药物RDC已率先获批上市,PDC、AOC、ISAC、DAC等还在早期布局阶段。未来ADC领域的技术龙头企业可以将产品管线延伸到XDC领域,进一步放大技术平台价值。

ADC产业投资的关键要发掘企业“创新技术平台”和“潜力大品种”。ADC产业价值创造的过程是企业从创新平台出发,基于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设计开发差异化的产品管线,转化为患者的生存获益、占据市场竞争中的生态位,最终通过产品商业化或BD交易转化为现金流,实现价值变现。这也对应了药企业的新药发现、临床开发、商业化三项核心能力。

ADC产业投资可以从两端着眼,企业的创新平台(包括创新技术平台和临床转化平台)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头,潜力大品种则是企业价值创造结果,也是未来现金流的直接来源。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全球ADC药物研发创新浪潮,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ADC创新引擎,并有望长期获益。从ADC产业投资逻辑出发,我们看好:

1)具有全球领先的ADC技术平台,管线储备丰富、具有出海潜力的ADC赛道龙头,重点关注科伦博泰生物-B、映恩生物-B、迈威生物-U、复宏汉霖、百利天恒、乐普生物-B;

2)具有临床经验和商业化优势、积极布局ADC管线,未来可能贡献大单品的大型药企,关注恒瑞医药600276)、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远大医药等;

3)技术能力领先、产能和订单储备充足的ADC外包服务商,重点关注药明合联、皓元医药。

风险提示:创新产品临床研究进展不及预期、创新产品销售情况不及市场预期、政策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