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品保鲜到氢能重卡——气体工业赋能多元场景
11月12日的蓉城云雾氤氲,但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外,一幅色彩明丽的巨型展板格外夺目,成为透出沉闷空气的一道光——为期3天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氢能、加氢站及燃料电池设备、技术展览会暨第二十六届中国(成都)国际气体设备、技术与应用展览会在这里举办。
开幕当日,30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精英共赴盛会,中科富海、中集安瑞科、杭氧集团、四川空分、蜀道装备(300540)、亿华通、中工数科、甲佳智能……场内名企云集,搭建起一个技术交流和贸易合作的高端平台。
更加拥抱民生
喝着清爽的汽水、嚼着爽脆的毛肚时,我们或许不会想到,这些都离不开庞大的工业气体供应链支撑。
“汽水里面的气泡是二氧化碳,黄喉、毛肚的保鲜需要依靠液氮。”展台上,四川侨源气体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主管告诉记者,相较于工业级气体应用,食品级、医药级气体应用更专、更精,市场规模也不容小觑,相关设备也形成了成熟的产业生态。该公司是立足川渝、福建等地工业气体市场,深耕西南地区的全液态空分气体专业供应商,产品还包含食品级液氮、医用氧气等。
无锡永捷干冰机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介绍道,工业级干冰可用于大面积的玻璃清洗,食品级干冰则常用于冷链保鲜生鲜食品。
据了解,目前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约2200亿元,2019年至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速10%左右,用于锂电、医疗、电子、食品等下游领域的占比不断提升,需求结构愈加均衡。
这一趋势也在本次展会中得到印证。除了食品用气,“氧健康区域”的多个展台还摆出了自己的医疗用气产品。小到高原旅行中随处可见的氧气瓶,大到家用、医用不同规格的制氧机,都已走入普通百姓生活,让“气体工业”变得“亲民”起来。
向新向“智”而行
医疗供氧系统展区是此次展会的“人气高地”,多款创新设备让人眼前一亮。
“动物也会住院、输液和打针,宠物医院也需要配备制氧机。但一台大型制氧机成本达到几十万元,宠物医院倾向于配备我们生产的小型制氧机,性价比更高。”保定迈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有医用制氧机、车载制氧机、高原弥散制氧机、动物制氧机、便携制氧机等多个品类,可满足不同场景的制氧需求。”
空分装置是气体工业的核心装备。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第五代深冷空分专用分子筛,性能较传统产品提升一倍,大幅降低了能耗。该公司销售经理张宁表示:“第五代深冷空分专用分子筛JLPM1是我们的主打产品,它的能耗大幅降低,一年将近能节省100万元费用。我们的产品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作为干燥材料,也可用于气体分离。在家用制氧中,分子筛可以把空气中约70%的氮气清除掉,输出气体含氧量达93%,给愈后或有呼吸障碍的病人提供氧气治疗。”
“智能”也是展会上的关键词。中国气体行业数字人工智能百人会会长单位——中工数科的“工枢智能操作和管理系统”、甲佳智能的“智能工厂沙盘”让人目不暇接。聚焦工业气体行业自动化需求,自动开闭阀门、钢瓶批量识别追溯等数智化方案在电子屏幕上一一展示,为参观代表们呈现出一个智能化气体加工厂的蓝图。
“宠儿”还是氢能
作为展会的举办地,四川近年来着力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及推广应用。携氢能全流程解决方案参展的四川蜀道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圣厦介绍,他们是蜀道集团下属的上市企业,一方面发展立足四川本地的气体装备投资运营,另一方面重点发展氢能板块。
“依托蜀道集团交通相关的应用场景,发挥技术优势,我们实现了氢能产业的规模化应用。从工程建设到铁路运营,再到高速公路、物流园区、家庭服务终端,我们实现氢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落地。”胡圣厦表示,四川施行2028年之前氢能车高速免费政策,为公司在交通领域的氢能应用推广提供了助力。
成都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上停放了两辆氢能重卡,吸引了众多参展者的目光。该公司总经理郝再生表示,随着燃料电池及前端制氢环节成本的下降,氢能应用终端正从单一的氢能公交大巴,向无人机、船舶、轨道交通、氢冶金、储能化工等多领域多元化拓展。基于这一发展态势,我国凭借全球领先的氢能供应量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有望率先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规模化发展。未来,随着氢能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经济性进一步优化,氢能终端应用有望迎来规模化普及。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