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潮流零售系列专题一:从名创优品、KKGroup、泡泡玛特看行业兴起背景和核心竞争要素
2024-01-12,信达证券(601059)发布一篇商贸零售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从名创优品、KKGroup、泡泡玛特看行业兴起背景和核心竞争要素。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消费分级趋势下“相对的低价”受青睐,兼具实用+时尚的新零售赛道成长性高。当前消费分级趋势下,消费者更偏好“相对的低价”相关品牌和渠道,例如不牺牲品质而价格更低的9.9元瑞幸咖啡,名品折扣奥莱等,而随着近两年名创优品、泡泡玛特陆续上市,KKGroup递交港股上市申请,潮流零售赛道逐渐受到市场关注。潮流零售的主要品类具备品质生活、低件单价、单品类品牌化效应弱,并且依赖线下场景、易产生冲动消费的特征,零售商通过外部供应链高效整合+内部强设计&选品能力+线下场景打造,形成多SKU精品集合店形式,构筑以渠道和品牌价值为核心的产业链壁垒。在当前线上化率已达相对稳定水平的阶段,更依赖线下消费场景的品类为高效率的线下零售商带来成长机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生活方式消费品潮流零售的GMV规模2022年为2,244亿元,18-22年复合增长6%。精品集合、美妆、潮流玩具为其中前三大市场,2022年GMV分别占比51%、28%、12%,具备新零售业态特征的潮流零售市场拥有更高成长性。 行业格局分散、单品类空间有限,头部公司通过布局多个赛道及品类打开成长天花板。细分赛道中精品集合、美妆、潮玩集中度总体均较低,2022年CR3分别为12.6%、19.0%、18.1%,行业集中度近三年呈下行趋势。头部公司布局多品牌&多品类,例如名创优品旗下MINISO布局精品集合、TopToy布局潮流玩具,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通过其名下赛曼基金投资WOWCOLOUR布局美妆;KKGroup旗下KKV和KK馆布局精品集合、调色师布局美妆、X11布局潮流玩具。 线下为基本盘,高坪效(高周转)×高毛利为门店扩张核心驱动,单店模型跑通后规模效应可期。潮流零售以线下为基本盘,开店为业绩增长核心驱动。门店选址以购物中心、交通枢纽、景点、社区等人流密集区为主。根据赢商网,截至2022年末全国购物中心数量5685个。 截至最新报告期,名创优品在中国大陆共有门店3802家(2023.9.30),泡泡玛特(含机器人商店)2525家(2023.6.30),KKGroup旗下4个品牌合计667家(2023.3.31)。我们认为较高的盈利性为支撑门店快速扩张的核心驱动,而盈利主要来源为高坪效(也对应高周转)×高毛利,且单店模型一旦跑通之后规模效应将持续显现。以名创优品为例,其在2020Q4开始实现稳定正向盈利之后,净利率总体呈持续环比提升趋势,2023Q2-3达到16%-17%的水平。KKGroup与之对标,2023Q1首次实现盈利,旗下4个品牌均有盈利优化/扭亏/减亏之势,有望复制名创优品盈利提升路径。 投资建议与评级:潮流零售的兴起契合消费分级大背景下性价比消费的崛起趋势,在整个国内零售市场中为增速领先的细分赛道。由于其生活日用品类SKU多、单品类品牌化效应弱、依赖线下消费场景及冲动消费等特征为头部零售商创造了整合供应链,连锁化渠道扩张的成长机遇。我们认为行业核心竞争力在:1)数字化赋能的产品设计开发、选品能力,能够较为准确及时地把握快速更迭的消费趋势,持续打造契合消费者心智的产品。2)供应链整合的先发优势。上游生产端充分竞争,较早绑定头部优质供应商,达到一定门店体量之后依托高频、相对大规模的采购量来实现性价比定位。3)高效的库存周转。4)品牌效应及渠道价值。潮流零售门店选址通常以人流量密集的购物中心、交通枢纽等为主,头部品牌商有选址优势,能够获得的客流量和潜在开店空间更大。综上,我们给予行业“看好”评级,建议关注相关标的名创优品、泡泡玛特。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终端需求疲软风险。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