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化债议案的点评:化债方案出炉,ToG类企业报表质量或迎改善

2024-11-11 13:56:19 来源: 同花顺iNews

  2024-11-11,光大证券发布一篇建筑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化债方案出炉,ToG类企业报表质量或迎改善。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事件: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以下简称“化债议案”)的决议。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化债议案》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三项政策协同发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置换后将大幅节约地方利息支出,估算五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 核心观点: 化债利好ToG企业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基建投资中,地方类项目占比较高,且多由地方政府主导。ToG类项目整体回款周期较长,而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导致相关企业报表进一步恶化。以八大建筑央企的三季报为例,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存货周转率均同比下降,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亦显著恶化。化债落地将使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显性化,通过募集地方债的方式对存量隐性债务置换,或将直接改善相关企业的回款,从而改善其报表质量。 基建关注结构性机会,基建总量的弹性需观察后续政策力度。从新闻发布会表述来看,财政部明确:1)“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持续加强预算管理,督促地方依法合规建设政府投资项目;对未纳入预算安排的政府支出事项和投资项目,一律不得实施,坚决堵住地方违法违规举债的途径”;2)“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目前财政补正在积极谋划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总结来看,地方加杠杆仍然被严控,但后期中央层面仍有加杠杆的空间;基建总量仍须关注后期增量政策(如赤字率、地方专项债新增额度等),相较而言结构性机会有较大确定性,如区域(新疆、西藏等)、如行业(地下管网、水利水运、电力等)。 投资建议:央国企估值修复,民企报表改善或更显著。 化债政策落地,利好ToG类企业;然而ToG类企业行业分布较广,且整体化债仍有3-4年周期,政策短期对情绪面的影响更为显著。情绪驱动估值抬升,须寻相对确定性的锚,如破净的央国企及部分民企。地方国企建议关注:陕建股份600248)、山东路桥000498)、安徽建工600502)及重庆建工600939),央企建议关注:中国铁建601186)、中国中铁601390)、中国建筑601668)、中国交建601800)及中国中冶601618)。民企或在本轮化债中更为受益:1)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0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出台,旨在保护和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2)24H1建筑央企加大对民企的清偿力度。民企建议关注:江河集团601886)、金螳螂002081)及龙元建设600491)。 风险分析:基建投资不及预期、房地产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原燃料价格上涨。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