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如何看待关税对汽车的影响?

2024-11-27 08:46:01 来源: 同花顺iNews

  2024-11-27,华泰证券发布一篇汽车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如何看待关税对汽车的影响?。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特朗普发布博文计划对墨、加征收25%关税 11月25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在上任后签署行政法令,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入美国的所有产品征收25%关税,对中国产品征收10%关税。此前根据美墨加协定(USMCA),满足一定零部件区域价值含量、劳动价值含量要求的乘用车/零部件可享受零关税优惠,而未满足要求的关税幅度也基本处于0-4%区间。此次,特朗普对墨、加提出一致性关税,没有针对性,对已在墨西哥布局产能的中国企业而言,短期或有冲击,但与竞争对手相比,能够展现其效率和性价比优势,中长期还需继续观察关税变化而带来的海外建厂新方向。 美国进口依赖程度高、本土替代产能少,关税压力或可转嫁 美国厂商在墨/加布局较多,对汽车及零部件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截至24年10月墨西哥已建成/在建的美系/日系车企工厂共7/10个,9M24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机动车相关商品(HIS代码8702-8709)累计达到921.5/367.3亿美元,占总进口34%/14%。这也体现在全地形车等领域,北美两大头部品牌北极星、庞巴迪同样在墨西哥布局了主要产能。因此我们认为,美国本土可替代供应商/产能有限,短期完成产能回流前,关税压力或很大程度向下游主机厂、消费者转嫁,中国厂商仍有望维持较强产品竞争力。 绑定有关税转移能力的量产客户,海外租赁工厂盈利释放值得期待 选取墨/美/中三地工厂测算成本(不含关税费)发现:一定规模假设下,FCA模式中国工厂成本领先(月综合成本1220万元),其次为墨西哥新莱昂工厂(月成本1870万元)、墨西哥中部工厂(月成本3082万元),美国工厂排于最末(月成本3526万元)。进一步,对已量产的墨西哥工厂进行盈利测算发现,当地工厂一旦配套海外大客户项目量产爬坡后,产品盈利能力不亚于国内。且通过绑定有关税/成本转移能力的客户,加征一致性关税后仍能维持较强盈利。因此对中国供应商,获取可靠的量产大客户海外订单尤为重要。25年优秀零部件全球获客能力有望提升,对此类海外租赁工厂的盈利能力保持乐观。 海外产能扩张、订单获取提速,看好布局领先的企业兑现成长 截止24年10月,共有12家中国零部件企业已在墨西哥实现量产,另有8个新增扩产项目/新厂房在建设/规划期,预计未来2-3年内落地。若我们以1:1.5的投入产出比假设进行测算,则24-26年中国零部件厂商将在墨西哥至少增加80亿以上产值(仅包含公开投资金额的工厂),其中拓普、爱柯迪600933)、三花、岱美、新泉新增产值占比较高,分别约25%/22%/18%/14%/12%。25年或是中国企业获取海外车企订单和海外扩产的起点年,我们看好产能布局、规划领先,且海外获客能力强大的企业率先兑现成长性。继续推荐受益此逻辑且有新项目落地催化的特斯拉产业链,新泉股份603179)、三花智控002050)等。 风险提示:海外项目量产进程不及预期;贸易政策风险;测算假设情境与实际出入的情况。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黑芝麻
  • 欧菲光
  • 君正集团
  • 晶方科技
  • 有研新材
  • 英洛华
  • 供销大集
  • 天汽模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