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建筑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内外共振,看好化债和“一带一路”

来源: 同花顺iNews

  2024-12-11,兴业证券发布一篇建筑装饰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内外共振,看好化债和“一带一路”。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行业基本面回顾及展望:建筑行业2024年面临一定压力,在化债政策的推动下,预计2025年基建投资仍将维持较高景气度。2024年前三季度,建筑工程行业新签合同、收入和利润近年来首次下滑,其中新签订单同比下降4.7%,上市建筑工程企业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5.0%、11.8%。展望2025年,在经济弱复苏背景下,消费、出口仍然面临不确定性,而2025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预计提前下达,以更好保障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基建仍然受到政策的重视,特别是水利、电力支持政策以及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同时,化债力度加大,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缓解,有望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逐步释放,实物工作量有望加速形成,因此我们预计2025年上半年,基建投资仍然保持较高景气度。 板块行情回顾及展望:央国企及设计板块领涨,超额收益明显。自2024年初至2024年11月28日收盘,SW建筑装饰实现涨幅19.13%,位于所有申万行业第13名,相比沪深300、万得全A超额收益分别为6.3pct、8.5pct。分所有制来看,建筑央企、地方国企、民企分别实现涨幅22.33%、22.31%、2.94%,在市值管理、国企改革等政策驱动下,建筑央国企涨幅靠前。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建筑行业有望迎来内外共振的反转机会。对内而言,化债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推动基建投资能力恢复和基建投资增速中枢上移,建筑企业有望从应收账款回收、现金流改善等多方面受益;对外而言,中美博弈持续背景下,“一带一路”有望获得政策进一步支持,沿线国家基建需求大,近年来境外新签合同增速较快,建筑企业有望进入海外加速发展的窗口期,建议布局化债、“一带一路”两条主线。 主线一:化债有望驱动建筑央企经营质量改善。1)本次化债的驱动力度和作用方式,可以类比于2014年“一带一路”行情和2016年的PPP行情,政策自上而下驱动。2)机构对建筑央企的持仓较低,建筑央企的估值也处于历史中枢偏下的位置。3)此次化债力度空前,将有助于央企实现EPS和PE的双重提升。一方面,化债将改善建筑央企应收账款占比提升和现金流恶化的问题,提升央企的经营质量,同时降低潜在的信用减值风险,推动利润增速提升,改善央企的经营质量,进而带动估值中枢上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偿债压力的缓解,将加速基建项目的推进,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业绩触底反弹。4)建筑央企现金流的改善将增加可分配给股东的资金,进一步提升股息率。因此,我们认为此次化债有望成为大建筑行情的起点,看好化债带来建筑央企反转的投资机会,重点推荐国有企事业单位类欠款占比较高的【中国中铁601390)】、【中国铁建601186)】、【中国交建601800)】、【中国中冶601618)】,建议关注【中国建筑601668)】、【中国电建601669)】、【中国能建601868)】。 主线二:“一带一路”有望加速推进,利好国际工程企业。“一带一路”市场加速扩容,国际工程企业有望加速出海,业绩、估值双提升。在中美博弈不断深化的趋势下,“一带一路”与国家安全保障紧密相关,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稳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建筑企业出海工程主要立足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特别是东南亚、中东地区基建需求旺盛,并且近年来海外工程订单增速加快,2024年以来双边、多边外交活动频繁,预计2025年海外基建市场高景气度延续,且国家支持“一带一路”政策预计持续加码,建筑出海企业有望充分受益。同时,复盘2014、2017、2019以及2023年四轮“一带一路”行情,除了2014年以外,其他三轮均是四大国际工程公司整体涨幅居前,整体更具弹性。因此,我们认为2025年“一带一路”活动、政策预计持续落地,海外订单有望加速释放,推荐海外业务占比高,业绩弹性大的国际工程公司【中钢国际000928)】、【中材国际600970)】、【北方国际000065)】。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基建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财务风险、化债偿还欠款不及预期风险、新签订单不及预期风险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黑芝麻
  • 欧菲光
  • 君正集团
  • 晶方科技
  • 有研新材
  • 英洛华
  • 供销大集
  • 天汽模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