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从蓝思科技进军机器人所想:机器人产业的进化,模组企业的崛起

2025-01-23 11:01:26 来源: 同花顺iNews

      2025年1月23日,广发证券发布了一篇机械设备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机器人产业的进化,模组企业的崛起。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蓝思科技300433)正式向智元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产品。根据蓝思科技公众号,2025年1月21日,公司正式向智元机器人成功批量交付灵犀X1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包括关节模组、DCU控制器、OmniPicker(夹爪)等核心部件。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建立合作,研发涵盖人形机器人关节、灵巧手、躯干、头部壳体及面罩等结构件、模组。 机器人产业为什么会产生模组企业?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复杂度高,整机厂商难以在所有环节保持领先。因此为了满足降本提效的产业化诉求,整机制造商正逐渐向“系统集成+应用开发”方向转移,而将高精度、高复杂度的核心部件交给专业供应商生产。以关节模组为例,机器人关节涉及电机、减速器、编码器、驱动器等多项高壁垒技术,模组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使机器人本体厂商无需从零部件采购到整合,更加专注于机器人本体设计,从而提高产品的迭代速度和市场响应能力。 模组企业对机器人产业链有哪些影响?模组企业居于机器人产业链中游,是链接上游零部件与下游整机的纽带。一方面,模组企业的崛起会促使机器人产业向标准化、模块化方向演进,从而降低机器人行业研发门槛。但随着硬件与软件解耦,整机厂商需要在系统集成、软件算法等方面来寻求差异化竞争,转型成为“平台型”公司。另一方面,模组企业本身的竞争也会加剧,一些掌握核心模组技术的企业可能逐渐影响整机厂的产品布局,甚至反向进入整机市场,导致供应链主导权变化。

参考智能手机,模组企业是如何崛起的?智能手机功能不断升级的过程涉及摄像头、显示屏、射频等多个高精尖技术,整机厂商难以实现全产业链自研,因此一批模组企业凭借特定领域的专业技术迅速崛起,例如欧菲光002456)2013年切入光学摄像头模组和指纹识别模组赛道后营收规模从91亿元迅速增长至2020年的483亿元。模组企业不仅能够凭借专业化生产提供更高性能的零部件,还具备规模化制造能力,可以通过批量生产降低手机厂商成本,已经成为了手机产业链中游的核心成员。对比之下,同为智能终端的机器人产业可能也会遵循相同的发展路径。

投资建议:具备关键零部件自制能力的模组厂商有望获得更高的份额。实现关键零部件自制提高单台ASP,且模组企业具备技术壁垒,相比代工形式,盈利能力能保持较高水平。建议关注三花智控002050)(家电组覆盖)、拓普集团601689)(汽车组覆盖)、恒立液压601100)、中大力德002896)、伟创电气、禾川科技、震裕科技300953)、蓝思科技等。

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产品落地不及预期;核心技术的迭代风险;产能不足;产业趋势变化等风险。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