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eVTOL投资机遇探讨:飞控系统
2025年2月10日,华泰证券发布了一篇航天军工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飞控系统。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飞控:eVTOL核心分系统环节,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飞控系统负责控制eVTOL的飞行状态,是eVTOL最核心的分系统之一,可解决飞行器的垂直起降、悬停、巡航等。我们认为飞控系统作为eVTOL分系统高壁垒环节,有望充分受益于下游主机放量+国产替代加速,市场空间可期。目前海外eVTOL主机厂的飞控系统多为第三方供应商生产研发,且已走出了如霍尼韦尔、泰雷兹等飞控系统龙头企业。在国内的低空经济政策支持和各eVTOL主机厂加速取证的背景下,国内相关飞控系统龙头企业有望实现加速发展。 壁垒:多余度飞控为发展趋势,技术壁垒高于单旋翼直升机
飞控是飞行器完成整个飞行过程的核心系统,不同于传统单旋翼直升机,eVTOL采用分布式旋翼,构型更加多样化,操纵数量和响应差异性强,大大增加了飞行控制的技术挑战。参考美国民航局FAA相关要求,若eVTOL以通勤类飞机的安全性为目标,则灾难性失效是极不可能的(失事几率<10?9/h);危险事故的可能性是极微小的(失事几率<10?7/h);严重故障的可能性是微小的(失事几率<10?5/h)。对于载人eVTOL飞行器来说,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运行,而单系统的飞控可靠性有限,需要构建多余度的飞控系统,因此飞控作为eVTOL核心分系统之一,壁垒和必要性凸显。
空间:飞控成本占比约20%,跟随下游eVTOL主机放量
根据Lilium官网数据,eVTOL的航电和飞控成本占比约20%,据航空产业网预测,2023年全球无人机(含eVTOL)飞控市场约45亿美元,到2030年有望增长至130亿美元,2024-2030年CAGR约16.4%。根据亿航智能2024年三季报,公司订单+意向订单合计1180架(已交付125架),参考其售价239万/台,假设毛利率为60%(2024Q1-Q3毛利率为61.76%),则成本约为100万元/台,假设飞控系统价值量为20万元,则仅亿航智能存量未交付的eVTOL订单中,飞控系统市场规模达到约2亿元,考虑到国内后续复合翼eVTOL售价或接近千万元,则飞控系统市场较为可观。
格局:国外第三方供应商为主,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海外eVTOL飞控以第三方供应商为主,当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厂商是霍尼韦尔,其飞控系统广泛应用于波音、商飞ARJ、商飞C919等多款知名机型。根据霍尼韦尔官网,其在新一代电动飞行器的AAM领域已获得超过100亿美金的订单,并公开披露了Archer、Lilium、Vertical等主机厂客户。随着低空经济的政策端支持以及产业端各eVTOL主机厂陆续取证,自主可控已成为eVTOL飞控系统发展的核心要求,国产替代成为趋势,而狮尾智能、边界智控、众合科技(000925)及中航618所等国内企业有望在eVTOL飞控领域取得率先突破。相关上市公司包括:纵横通信(603602)、众合科技、中航机载(600372)等。
风险提示:飞控系统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国内各eVTOL主机厂适航取证进度不及预期。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