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军机行业深度报告:大国重器,制胜空天
2025年2月13日,东北证券发布了一篇国防军工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大国重器,制胜空天。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军用飞机是现代战争空中力量的核心。军用飞机在制空权争夺、战略投送、战场支援及体系化作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战略空军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和隐身化的方向演进。高空长航时无人机、隐身轰炸机以及高超音速武器的列装,进一步增强了其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与此同时,战略空军的全球化部署和快速反应能力,使其成为大国博弈和地区安全的重要工具。 我国空军已迈入战略空军门槛,但与美军相比在数量和结构上均有提升空间。新中国航空工业历经七十载砥砺奋进,成功构建起覆盖全谱系的军用飞机研发制造体系。在"十四五"期间,以歼-20隐身战斗机、运-20战略运输机、直-20通用直升机为代表的"20系列"装备实现体系化突破,“歼-35A”新型战机首次亮相,标志着我国航空装备实现从引进仿制到完全自主创新的根本性转变。根据Flightglobal发布的《Worldairforces2024》,截至2023年末,我国军用飞机数量为3304架,位列全球第三,较美国的13209架仍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我国军机与美国相比还存在代际劣势。以战机为例,我国以J-7、J-8为代表的三代战机占比为46%,以J-10、J-11/16为代表的四代战机占比为52%,以J-20为代表的五代战机占比仅2%。美国空军无三代战机,以F-15、F-16C为代表的四代战机占比73%,以F-22、F-35为代表的五代战机占比27%。从军机数量和军机代际结构来看,我国军机市场存在较大增量空间。 大国战略竞争加剧、装备更新换代提速、空军战略转型深化、军贸市场释放增量,驱动我国军机产业加速发展。面对美国在印太地区持续部署F-35、B-21等先进装备的战略压力,我国正加速推进"跨越-2030"装备工程:一方面加快歼-7、歼-8等老旧机型退役,另一方面推动新型隐身战略轰炸机、舰载战斗机、加油机等战略平台研制。未来武器装备建设的确定性趋势是加大老旧装备的淘汰力度,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装备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新时代的中国国防》强调,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加快实现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提高战略预警、空中打击、防空反导、信息对抗、空降作战、战略投送和综合保障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空军。受攻防兼备型空军和远海防卫型海军的战略牵引,先进战机有望加快列装。根据SIPRI,21世纪以来全球军贸市场中航空装备需求量最大且保持增长。我国已向多个国家出口战机,未来随着歼35系列战机出口,有望进一步打开军贸市场。
投资建议:军机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产业链各环节将充分受益。建议重点关注具有垄断地位的主机厂(如中航沈飞(600760)、中航西飞(000768)、洪都航空(600316))及在航空新材料、航电系统、发动机等核心领域具备技术优势的配套企业。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政策变动风险,出口不及预期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