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智驾平权系列一:技术革新领航,开启10%-50%智驾渗透大周期
2025年3月19日,长江证券发布了一篇汽车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技术革新领航,开启10%-50%智驾渗透大周期。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引言:技术演进催动功能升级,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 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端到端”技术持续探索智能驾驶上限,视觉方案等持续降低高阶智驾成本,2025年将迎来智能化渗透率提升的大年。一方面,技术向上加速功能落地。“端到端”持续拓展智驾能力边界,从“全国都能开”向“车位到车位”拓展,功能和体验进一步升级,有望持续催动消费者智驾需求提升,成为消费者购车决策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另一方面,技术升级带来智驾持续降本,功能下放,头部车企智驾功能增配成为主旋律。小鹏城市智驾功能下放到15万元价格带,比亚迪(002594)将高速智驾功能下探到10万以下,智驾平价时代趋势已成,竞争对手有望快速跟进,供给驱动,智驾渗透率迎来10%-50%提速阶段。 功能向上:“端到端”大模型持续探索智能驾驶上限 智驾进入端到端大模型时代,技术持续飞跃带来功能加速落地。复盘来看智驾技术从摆脱高精地图依赖实现无图NOA,再从Rule-base方案转向“端到端”的AI大模型,国内头部厂商快速落地“端到端”。端到端大模型构建统一的神经网络结构,实现感知、决策、规划的一体化,数据驱动模型,能力上限更高。为进一步提升“端到端”系统决策的准确性和灵活性,行业在“端到端”大模型的基础上引入VLM模型作为辅助系统,提供对复杂交通场景的理解和语义解析,代表车企包括理想、极氪等。大模型时代,算力与数据储备将成为头部车企智驾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除了车端算力,云端算力也在持续加配,特斯拉大幅领先,华为、理想建设速度较快,小鹏、蔚来等车企快速追赶。端到端智驾模型对于高质量数据的需求呈指数级的增长,国内新势力加速训练数据储备,持续追赶行业龙头特斯拉。在智驾功能体验上,从“全国都能开”向“车位到车位”拓展,打通智驾最后一公里,功能和体验进一步升级。
价格向下:智驾进入平价时代,带来智驾加速渗透
智能平价趋势已成,头部车企引领,L2+高阶智驾功能持续增配,行业渗透率有望迎来10%-50%提速阶段。城市方面,纯视觉方案加持下,小鹏MONAM03Max版本将城区NOA下沉至15万级别,预期未来20万以下车型搭载城市智驾将成为趋势。高速方面,比亚迪平价智能化大战略开启,首批21款车型智驾快速上车,带领高速NOA下探至10万以下,且增配智驾不加价,智驾体验门槛大幅降低,后续竞争对手有望快速跟进智驾配置,进一步加速智驾渗透率提升。分车企来看,2024年华为、小米城市NOA智驾渗透率较高,超过60%;极氪、理想和小鹏主要集中在35%-45%区间,2025年有望实现较大提升;比亚迪在2024年高速及以上智驾渗透率较低,2025年有望提升至50%以上。
投资建议: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驱动产业链新机遇
智驾平权开启新周期,智驾平权有望重估整车。智能驾驶将成为继电动化又一轮格局重塑的机遇,强智驾整车有望获取更高份额,同时加速数据积累进一步提升自身AI能力。整车方面:强智驾和强新车周期主机厂具备较强确定性,重点推荐:比亚迪、小鹏汽车、小米集团、吉利汽车、零跑汽车、长城汽车(601633)、理想汽车、上汽集团(600104)、长安汽车(000625)等;零部件方面:智驾下沉催动产业链投资新机遇,重点推荐拓普集团(601689)、伯特利(603596)、星宇股份(601799)等,重点关注:德赛西威(002920)、科博达(603786)等。
风险提示
1、芯片供给不及预期;2、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3、汽车销量增速不及预期;4、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挤压零部件企业盈利。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