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全球汽车市场系列报告》

2025-04-18 16:27:17 来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2025年4月10日,以“智领·跃升”为主题的“2025汽车市场发展论坛暨2024-2025汽车流通行业蓝皮书发布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发展工作委员会承办,并得到了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的大力支持。在本次会议上,《全球汽车市场系列报告》正式发布。

  奥德思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的研究总监张磊对《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剖析国际汽车市场动态,聚集热点区域汽车市场,助力中国车企出海。

  张磊指出,2024年全球汽车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全年销量规模约9500万辆,同比增长2%,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供应链持续复苏和积压需求的逐步释放。与此同时,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销量达到1824万辆,同比增长24%,但受欧美市场增速放缓影响,整体增长势头较2023年略有减弱。

  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凭借新能源领域的领先优势和政策支持,产销量连续两年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在政策利好、产品供给丰富、价格下探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高速增长,2024年产销量突破千万辆大关,达到1287万辆,同比增长36%,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比重由2023年的65%提升至70%,进一步巩固了全球领先地位。

  在出口方面,中国汽车产业再创佳绩。自2021年以来,中国车企海外布局成效显著,出口规模持续攀升。2024年汽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出口量达586万辆,同比增长19%。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突出,全年出口128万辆,同比增长7%,在整体出口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张磊强调,虽然中国汽车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品牌国际化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海外市场的贸易保护和技术壁垒、国际车企的激烈竞争,以及本土化运营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复杂性。

  从区域分布来看,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主要市场保持稳定,仍集中在独联体、中南美、中东、欧盟和东南亚等区域。与2023年相比,各主要出口区域的份额变化不大,其中中南美和中东市场份额有所提升,欧盟份额则出现下降。具体到国家层面,俄罗斯继续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目的地地位,其次是墨西哥、阿联酋等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区域分布与整体出口相似,但欧盟成为新能源出口的核心区域,其次是东南亚、中南美和中东市场,独联体区域占比相对较低。

  张磊以奇瑞集团作为中国车企出海代表进行分析。2024年,在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以超过100万辆的出口规模位居榜首,上汽以接近100万辆的出口量紧随其后。从增速来看,比亚迪002594)表现最为突出,同比增长达72%,长安和江淮增速也接近50%。奇瑞能够连续二十多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的地位,主要得益于其超前的海外市场布局和对本地研发的高度重视。

  我国二手车出口同样取得突破性进展。2024年,中国二手车出口市场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出口总量突破40万辆,创历史新高。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行业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也反映出中国二手车在质量和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正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自2019年我国启动二手车出口业务以来,出口规模逐年扩大,从事二手车出口的企业数量也从最初的47家快速增长至目前的3000多家。从区域分布来看,中亚和中东是主要出口目的地,其中阿联酋已超越吉尔吉斯斯坦成为最大出口目的国,前五大目的国合计占比超过60%。中亚市场主要以俄罗斯转口贸易为主,中东市场则通过阿联酋迪拜港口辐射更广阔的非洲市场。

  接着,张磊表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发展工作委员会自2022年起便持续关注海外市场,针对主要出口目的地国家及具备潜力的新兴市场,开展了一系列跟踪研究。截至目前,研究已覆盖16个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中亚、中东、南亚、东南亚及非洲等地区。为深化行业交流,产业协调发展工作委员定期通过公众号和视频号举办海外研究专题直播,分享各国汽车市场概况、产业发展现状和消费特征,同时分析中国车企在当地市场的表现。

  除国别研究外,还定期开展专题研究,邀请国际专家就特定议题进行深入探讨。2024年,委员会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启动了欧洲乘用车市场季度分析工作,重点跟踪欧盟(特别是西欧)汽车市场的销量走势、热点事件和政策变化,为出口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动态。

  张磊强调欧洲和中东市场是委员会的重点关注区域。欧洲作为成熟汽车市场,尽管面临美国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仍是中国车企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的战略要地。中东市场则因其开放的产业政策和重要的地理位置,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展现出巨大潜力。

  研究显示,欧洲市场可细分为西欧和东中欧两大板块。西欧市场凭借发达的经济和高人口密度,汽车销量占欧洲市场的80%。2024年欧洲乘用车销量超过1500万辆,与美国市场规模相当,其中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四大核心市场占比过半。在能源结构方面,西欧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维持在24%,东中欧市场虽然增速较快,但渗透率仅为4%。

  品牌格局方面,西欧市场以欧系品牌为主导,占比近70%,中国品牌凭借新能源产品实现突破,市场份额提升至约3%;东中欧市场则呈现欧、中、俄、日系品牌多元竞争格局,其中中国品牌市占率达27%,主要得益于在俄罗斯市场的出色表现。

  2024年,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全年销量约137万辆。从区域分布看,25%的销量来自西欧市场,新能源和传统燃油车各占一半;75%的销量集中在东中欧市场,且以燃油车为主。具体到企业表现,奇瑞在欧洲销量接近40万辆,主要集中在东中欧地区;上汽在欧洲销售约25万辆,主要分布在西欧市场。

  中东市场因其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战略位置,在中国汽车出海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整车出口十大目的国中,阿联酋、沙特和土耳其均位于中东地区。2024年中东乘用车市场(不含伊朗)销量达296万辆,同比增长6%。若包含伊朗(约143万辆),整个中东地区市场规模约439万辆。从国别来看,土耳其和沙特组成第一梯队,年销量在百万辆级别;阿联酋和以色列为第二梯队,年销量约30万辆;其余国家构成第三梯队,年销量在10万辆左右。

  新能源市场主要集中在土耳其和以色列,2024年销量达14万辆,其中土耳其销售7.4万辆(渗透率6%),以色列销售5.7万辆(渗透率21%)。品牌格局方面,土耳其和以色列市场更青睐欧洲品牌,阿拉伯半岛地区则以日韩系品牌为主导。

  张磊表示近年来,中国品牌在上述区域的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24年在中东地区总销量约35万辆,其中沙特占比30%,土耳其占比25%。企业表现方面,奇瑞以11万辆的销量领跑,其中60%来自土耳其市场;上汽销售约8万辆,70%集中在阿拉伯半岛地区。

  最后,张磊介绍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发展工作委员会于2024年首次组织考察欧洲汽车经销商运营情况,重点调研了欧洲最大经销商Emil Frey集团,并与其总部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考察为中国车企了解欧洲经销模式和市场策略提供了宝贵参考。

  产业协调发展工作委员会还计划在2025年组织欧洲报废拆解市场专项考察,学习借鉴当地企业在备件回收、总成再利用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助力国内报废拆解产业升级。随着"两新"政策深入推进,中国报废拆解量快速增长,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委员会表示将持续深化海外市场研究,为中国汽车产业链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同时欢迎业界关注其公众号,获取最新研究成果和活动信息。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黑芝麻
  • 欧菲光
  • 君正集团
  • 晶方科技
  • 有研新材
  • 英洛华
  • 供销大集
  • 天汽模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