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银行视角看25年4月政治局会议:存量政策有望发力提速,增量储备政策仍有空间
2025年4月27日,东方证券发布了一篇银行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存量政策有望发力提速,增量储备政策仍有空间。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事件: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促发展应对外部冲击。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关税冲击下发力稳增长决心明确。对于后续宏观政策基调,会议提出“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并明确“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财政政策节奏、力度有望进一步提升。1)地方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使用有望加快。25Q1专项债累计发行进度约22%,快于24年,但仍明显不及22-23年,Q2或是地方专项债提速发行的较好时间窗口,有利于带动项目资金需求。2)大行注资将撬动更多资产投放。大行注资或有望在25Q2落地,我们此前基于24年末数据静态测算,可支撑超8万亿元新增资产投放。3)“两重两新”力度有望加大。会议提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 货币政策延续“适时降准降息”提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期。1)4月25日央行投放6000亿元MLF,当月净投放5000亿元,呵护政府债发行放量以及税期下的资金面稳定。后续来看,“适时降准降息”或有待于关税博弈以及国内基本面的进一步明确。2)会议新增提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更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推出,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例如此次会议提到的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推进。1)地方化债:新增强调“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有利于带动财政存款向企业存款的转化,25Q1企业存款累计同比多增7675亿元。2)房地产:投资侧,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需求侧,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基调下,相关资产质量预计保持稳定。2)资本市场:政策延续了政府工作报告“稳住楼市股市”的关切,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当前进入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期,宽货币先行,宽财政紧随,地方化债显著提速,对25年银行基本面产生深刻影响;财政政策力度加码,支撑社融信贷并提振经济预期,顺周期品种有望受益;广谱利率下行区间,银行净息差短期承压,但高息存款进入集中重定价周期叠加监管对高息揽存行为持续整治,对25年银行息差形成重要呵护;25年是银行资产质量夯实之年,政策托底下,房地产、城投资产风险预期有望显著改善,风险暴露和处置较为充分的部分个贷品种也有望迎来资产质量拐点。
现阶段关注两条投资主线:1、高股息品种,建议关注工商银行(601398)(601398,未评级)、建设银行(601939)(601939,未评级)、农业银行(601288)(601288,未评级)、招商银行(600036)(600036,未评级)。2、风险预期改善,以及一季度受债券市场调整扰动较小,基本面确定性较强的品种,建议关注渝农商行(601077)(601077,买入)、重庆银行(601963)(601963,未评级)、江苏银行(600919)(600919,买入)、上海银行(601229)(601229,未评级)、青岛银行(002948)(002948,未评级)。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财政政策不及预期;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蔓延。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