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新能源一体化转型加速
“双碳”目标指引下,传统能源企业“跨界”投资新能源力度不断增强,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已逐步成为上市公司转型盈利新方向。
近日,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江股份(600395)”)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公告》称,拟通过公司全资子公司盘江新能源发电(盘州)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盘州市落喜河风电场项目,建设规模120兆瓦,总投资为72117万元;投资建设盘州市响水镇大龙潭一期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规模50兆瓦,总投资为24127万元。
作为贵州煤炭行业龙头企业,也是贵州国资控股能源上市公司,盘江股份在今年以来已多次披露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以及投资进展,截至2025年5月30日,该公司已实现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容量296万千瓦。“双碳”目标指引下,传统能源企业“跨界”投资新能源力度不断增强,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已逐步成为上市公司转型盈利新方向。
加码风光发电业务
公开消息显示,盘江股份主要业务包括煤炭产品和电力产品,一方面是对开采出的原煤进行洗选加工,向市场供应精煤和混煤,另一方面是运用先进燃煤发电技术投资建设燃煤电厂,促进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协同发展,并投资建设风光等新能源发电项目,促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多能互补、深度融合。
盘江股份6月5日公告显示,该公司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组建贵州能源集团战略决策部署,拟新建上述风光发电项目,总安装容量17万千瓦,总投资达96224万元。
其中,落喜河风电场项目拟安装14台单机容量5.0MW的风电机组和8台6.25MW的风力发电机组,可行性研究报告年利用小时数为1866小时,按20年经营期平均上网电价0.3515元/千瓦时测算,预计本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为7.68%,投资回收期为13.3年。同期建设的响水镇大龙潭一期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则计划建设安装容量50兆瓦,与上述风电项目联合建设1座110千伏升压站。
盘江股份对新能源发电业务布局已久。凭借丰富煤炭资源优势,以盘江新光和盘江普定两个火电厂为中心,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盘江股份正加快发展新能源发电项目,拟计划建成盘州和安顺两个多能互补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该公司指出,投资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不仅有助于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和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更将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卖资源”到“建链条”
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指出,贵州是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要求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近年来,贵州省新能源装机量持续增长,能源转型已明显提速。据贵州省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末,贵州省电力装机容量突破9200万千瓦,并网风电和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均实现了超过20%的同比增长。
市场机遇之下,盘江股份明确,将坚定煤电主业发展方向,深入推进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努力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时至目前,盘江股份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根据该公司2024年度报告,立足煤延伸煤加速发展电力产业,该公司煤电装机规模达到264万千瓦,初步实现从“卖资源”到“建链条”的阶段跨越。同时已建成关岭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项目一期、镇宁鱼凹光伏等多个新能源项目,新开工建设盘州市、安顺市等11个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截至今年5月30日,该公司通过子公司共投资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装机377万千瓦。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并举、多能互补的煤电一体化发展格局正逐步变成现实。
信达证券(601059)分析师认为,作为西南地区焦煤龙头企业,盘江股份煤炭产能规模仍在不断提升,同时风光火储一体化发展提速,2024年电力板块业绩已经实现了大幅增长,随着未来新能源发电项目加速建设并网,电力板块业绩增长潜力巨大,公司煤电新能源一体化优势也将逐步显现。
联营策略业绩营收可期
实际上,传统能源企业联营新能源已并不鲜见,随着“双碳”目标加速推进,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跨界”的主要方向之一。
2021年1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明确“支持煤炭、油气等企业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项目”“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煤电、气电与新能源发展更好协同”。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按照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的要求,鼓励煤电企业与新能源企业开展实质性联营”。
从目前来看,新能源发电营收已逐步成长为传统煤炭企业营收增长的一大支点,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业界普遍认为,未来发电营收更是可期。
盘江股份披露称,2024年煤炭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6.62%,整体净利润和营收出现下滑,但随着光伏发电项目以及新建煤电项目投入商业运营,电力业务收入同比增幅高达3977%。电力板块上市公司华能国际(600011)在2025年一季度报告也显示,报告期内煤炭成本有所下降、煤电下游需求相对疲软,虽然度电利润有所改善,但煤电发电量有所下滑,不过在新能源装机持续扩张,电量同比增长的情况下,风光上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8.81%和51.21%,整体来看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8.19%。
多家行业研究机构都指出,新能源装机需求增长的当下,传统能源企业新能源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新能源发电相对高毛利也有望为传统企业的业绩增长带来更大空间。
文 |本报记者李丽旻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