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煤炭智装新型管路抓举车成功应用 “问题设备”成了降本增效“模范生”

2025-06-24 17:49:58 来源: 智慧国家能源

  神东煤炭

  智装新型管路抓举车成功应用

  “问题设备”成了降本增效“模范生”

  近日,神东煤炭开拓准备中心机电安装二队驻补连塔煤矿场地院子里,阳光在新型管路抓举车的黄色“机械臂”上跳跃。机电安装二队副队长景日祥正拿着塞尺和游标卡尺,认真测量着管路抓举车十字滑动导轨的磨损数据。在他身旁,6个黄色的润滑滚轮随着机械臂的移动均匀顺畅地转动,在十字矩形滑动导轨上留下一道道透明的油膜轨迹,这台看似寻常的设备,藏着一段让队员们津津乐道的创新故事。

  01

  我们都觉得捡到了“宝”

  时间回溯到2024年11月,该中心将刚引进的景隆智装新型管路抓举车正式交付机电安装二队使用。

  “刚引进这台设备时,我们都觉得捡到了‘宝’!”

  副队长景日祥抚摸着抓举车的操控面板,语气里带着些许自豪,“与老式设备相比,这台新型管路抓举车确实令人眼前一亮,结构紧凑、抓手灵活,还能快速更换适配不同口径管路的抓手,尤其是将近270度旋转的抓举臂,在狭窄巷道作业时优势明显,在大口径管路安装时简直是‘神器’。”

  “抓举安装大口径管路时,原先需要2人配合,1人站在设备机载操作平台操纵液压操作杆控制抓举臂完成抓管、举升、安放、对接,1人站在已安装管路端头进行管路校准对接,现在这些工作只需1人用遥控操作就能搞定,大大提升了管路安装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机电安装二队队长刘艳平在首次操作培训会上给大家算了一笔效率账。

  02

  那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跟设备“较劲”

  然而,这份喜悦没能持续多久。井下潮湿闷热的环境,像一双无形的手,慢慢撕开了设备的“短板”——抓举臂的十字矩形滑动导轨开始锈蚀。2025年2月下旬,抓举车安装工张杰在作业时发现抓举臂移动不顺畅且开机后首次动作有摩擦异响,经检查确认是导轨接触面出现锈蚀。

  “那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跟设备‘较劲’。”安装工张杰苦笑着摇头。一旁的焊工班班长刘义东补充道:“当时最麻烦的是润滑质量难以控制。”说着向记者展示了一组对比照片:“使用传统的导轨表面涂抹润滑脂的保养方式,要在车辆入井作业前涂抹润滑脂,但是5个抓举作业循环下来,涂抹的润滑脂就会出现明显的流失,当班作业后半期甚至会出现干摩擦的情况。”

  这种不均匀的润滑方式存在润滑持续时间短、效果差、维保周期短等问题,致使导轨局部磨损偏大,车辆需频繁停机进行润滑保养,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设备有效作业时长的不足。

  03

  能不能给导轨装个自动润滑装置

  问题的转机出现在一次队内辅助运输例会上,会议室里,队内技术骨干们盯着润滑系统的图纸,眉头紧锁。

  “能不能给导轨装个自动润滑的装置?”

  焊工班班长刘义东突然冒出的一句话,让原本沉闷的氛围瞬间活跃起来。“就像给导轨配个‘私人按摩师’!”有人打趣道,可玩笑的背后是一场“攻坚战”。

  经过2周的可行性论证,团队确定了“机械式自动润滑”的技术路线。

  他们借鉴集中润滑系统的原理,设计出三组分工明确的润滑滚轮:横向滚轮负责左右移动导轨润滑,纵向滚轮专攻前后导轨润滑,张力弹簧则像“无形的手”,让滚轮始终紧贴导轨。

  最关键的突破是在防护罩顶部增设带过滤功能的注油嘴,实现每10天补充一次润滑油的同时,有效阻隔煤尘侵入,张力弹簧还能根据导轨磨损状态自动调节滚轮与导轨的接触压力。

  04

  数据见证着这场创新的成效

  第一次试运行时,大家都屏气凝神地注视着抓举臂的启动,润滑滚轮随着机械臂的移动顺畅轻快地转动,在滑动导轨上摊铺了一道均匀的润滑油膜,就像一群灵动的“舞者”。

  “现在操作流程简化了很多。”

  安装工解泽昊迫不及待地向记者演示,他熟练地操控设备,抓举臂在导轨上前后左后流畅运转,“现在导轨再也没出现过动作不流畅、摩擦异响的情况!”启动前只需检查润滑油位,作业中无需再停机润滑。

  数据见证着这场创新的成效:

  维保周期从2天延长到10天,每月节省润滑油脂材料费99.61元,减少人工成本812.5元,管路安装产值更是提升了63200多元。曾经让人头疼的“问题设备”,如今成了降本增效的“模范生”。

  夕阳西下,抓举车的“机械臂”在余晖中静静伫立,那6个润滑滚轮闪着微光。它们不仅终结了人工涂抹润滑脂的历史,更见证着神东一线员工敢想敢为的创新故事,井下生产没有小问题,每个痛点都是创新的起点。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