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大能量” 中小企业发展大能量”中小企业发展“量质齐升

2025-07-01 09:10:04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网

  柴洁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是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活力的具体承载。6月27日,是联合国确立的“中小微企业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博会”)在广东广州开幕,成为观察中小企业活力的重要窗口。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开幕致辞上介绍,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保就业惠民生能力不断增强,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6000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达81万亿元。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中小企业遍布千行百业,贡献了我国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通过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环境活企等方式多措并举,进一步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多项指标回升向好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前5个月,在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保持了增长态势。从销售情况看,前5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32.6万亿元,利润保持增长。其中,计算机及通信电子设备、电气机械等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中小企业整体出口势头保持强劲。5月份,中小企业出口指数为50.7%,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此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截至目前,我国已遴选培育数字化服务商3500余家,打造“小快轻准”技术产品1万余项,支持超4万家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5,较4月份上升0.3点,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下降趋势,回升明显。5月份,反映企业预期的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为98.9,较4月份上升0.7点。从行业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住宿餐饮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上升幅度较大。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朱玉表示,今年以来,中小企业回升向好态势明显,创新活力持续释放。这一方面得益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实施。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对我国商品需求增加,带动企业生产增长。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前5个月,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9.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6.8%。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9.24万亿元,同比增长4.2%。强化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中小企业的规模特点决定了其无法与大企业在整体市场上“硬碰硬”。但这些看似“个头”不大,却具备“大能量”的中小企业,频频出现在各大企业的合作名单中,其秘诀就是走专精特新之路,尤其是深耕专业细分领域,锻造比较优势。透过中博会这扇窗口,可以看到中小企业的“大能量”:可以支持40多种语言同传翻译的AI眼镜、能够进行孤独症辅助诊断的非植入式脑机接口设备,机械臂运动精度达0.1毫米的手术机器人……在中博会省区市专精特新展区内,方寸展台间尽显创新活力。李乐成在中博会上强调,要着力强化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实现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引导优质资源向中小企业聚集,建设更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此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6月20日召开的第十次中小企业圆桌会议上,来自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领域的10家初创期中小企业负责人介绍了技术研发、人才引育、投融资支持、场景应用等方面情况,结合各自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提出政策举措建议。李乐成在圆桌会上强调,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发展未来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要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产出标志性产品、形成引领性标准。要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聚焦细分领域苦练内功,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是重点。“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朱玉表示,前5个月,全国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8%,高于全国企业平均水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表现亮眼,在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约45%的中小企业已应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也要看到,转型成本高、人才储备不足、缺乏定制化产品等短板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朱玉建议,中小企业可从“节流”“开源”两方面发力,把有限资金聚焦在主要痛点上,先进行核心业务数字化改造,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上寻求突破。对于非核心业务,中小企业可采取外包方式,减少资源投入。“我们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人工智能技术部署成本高、场景适配难、人才供给不足等痛点难点问题,引导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商超说,未来还应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推广。值得一提的是,6月是2025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从部委到地方积极部署,围绕市场拓展、融资促进、数字化转型等多个领域推出系列暖企惠企举措,开展针对性的服务活动,通过精准有力的政策助力中小企业激发创新活力。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共同开展2025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围绕政策惠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法律护企等5个方面,推出73项惠企服务举措,助力中小企业强信心。此外,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等4部门近日还开展2025年“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陕西、青岛、成都等地接连开展专项对接活动,聚集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各方资源,建立完善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渠道,助推中小企业拓展市场空间。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