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5年我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2025-07-03 06:40:24 来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预计2025年我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跨界打造“中国味”咖啡新名片

  近日,上海发布的《2025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全国人均年咖啡消费首次突破20杯,达到22.24杯。作为国内标杆,上海以9115余家咖啡馆的密集布局,超越东京和纽约,成为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的城市。这一数据既展现了国内咖啡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也揭示出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我国咖啡正凭借强大的创新力,通过与“酒、果、花、茶”等产品的跨界融合,打造“中国咖啡”这一新名片。

  健康引领:融合成行业新趋势

  去年3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市试行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制度,这一举措让消费者对饮品的营养成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控糖”理念深入人心。

  在上海徐家汇002561)工作的白领许小姐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作为奶茶重度爱好者,分级制度实施后逐渐用咖啡替代奶茶的她表示:“这大半年,我喝得最多的就是橙C美式。”

  去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进一步明确“控糖”目标和方向。这一方案不仅提升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更促使咖啡茶饮行业加速产品革新。

  如今,除常见的美式、拿铁,更多融合型的创新咖啡单品出现在菜单上。比如瑞幸“夏日西瓜冷萃”、Manne“r杏子冰茶美式”、Mstand“黑樱桃桑葚咖啡”等,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与美味的双重追求。

  跨界创新:重塑咖啡消费场景

  中国人对茶情有独钟。咖啡行业在国内兴起之初,茶行业曾被认为会受到冲击。然而在新消费时代,创新思维打破传统认知,茶与咖啡通过工艺和技术的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新的饮用体验。

  在线下咖啡店,各大品牌纷纷推出茶咖新品。瑞幸的“鲜萃轻轻茉莉”提供“含轻咖”和“不含轻咖”两种个性化选择,库迪的潘帕斯蓝生酷茉莉拿铁有“金奖深烘”和“铂金精品”两种咖啡豆选项。

  融合效应还延伸至速溶咖啡、挂耳咖啡和瓶装即饮咖啡等多个领域。比如连咖啡每日鲜萃茶和咖mini装、茶颜悦色的鸳央挂耳茶咖,星巴克的茉莉拿铁、铁观音乌龙拿铁等。这些茶咖产品精准对接休闲、办公、聚会等不同消费场景,可满足消费者在多种场景下对饮品的需求,为咖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升级:寻找海外市场新机遇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已达6235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2029年更将攀升至1.39万亿元。咖啡行业的创新发展,不仅推动国内市场稳步增长,还为产业出海创造机遇。

  以咖啡种植大省云南为例,近几年咖啡豆出口量呈爆发式增长。据昆明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云南累计出口咖啡3.25万吨,同比增长358%,产品远销荷兰、德国、美国、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

  消费端也在积极布局全球市场。瑞幸咖啡从东南亚市场切入,库迪选择中东市场,NOWWA挪瓦咖啡则将目光瞄准欧洲及北美市场。今年,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咖啡文化节首次走出国门,15家中国本土咖啡品牌以“遇见中国”专区的形式亮相英国伦敦咖啡节,展示极具中国特色的咖啡产品。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咖啡文化节主办方负责人陈败表示:“我们不仅要把全球精品好咖啡引入上海浦东,更要为中国本土咖啡走向国际市场探索新路径。”

  对于中企出海,里斯战略咨询中国区合伙人何松松认为,东南亚咖啡市场与中国咖啡业发展路径相似,中国咖啡企业可从经济型咖啡、高端精品市场及门店模式等方面挖掘创新机会。但他提醒,企业不能简单复制国内模式,而要超越价格竞争,通过构建深层的文化共鸣来提升品类创新能力。

  随着咖啡产业链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Z世代对国潮文化自信的增强,我国咖啡正逐步从“模仿者”向“定义者”转变。未来,我国咖啡有望在全球市场开创属于中式咖啡的新时代,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自信的一张新名片。(记者范永伟通讯员芮勇峰田巧云)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