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车企业年中考:零跑首次领跑半年榜,仅小鹏目标完成过半

2025-07-03 09:38:2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焦文娟 广州报道

  2025年上半年收官,新造车企业大多交出了一份同比增长的成绩单。

  7月1日,国内造车新势力相继披露了今年6月及上半年的销量数据。零跑、鸿蒙智行、理想上半年销量均突破20万辆,其中零跑以22.2万辆同比激增155.7%的成绩首度登顶半年销量榜。

  理想上半年销量同步仅增7.8%,增速明显放缓,其纯电车型布局滞后的问题逐步显现;广汽埃安销量同比下滑14.2%至15.23万辆,跌出头部阵营;蔚来虽同比增长30.6%至11.42万辆,但被零跑、小鹏、小米超越,滑落至第七位。

  从全年销量目标完成率来看,新造车企业进度差距悬殊。小鹏汽车以19.72万辆的上半年销量,完成全年38万辆目标的51.9%,成为唯一进度过半的车企。而超半数车企目标完成率不足三成,下半年竞争压力陡增。

  从6月份单月数据来看,鸿蒙智行以销售5.27万辆、同比增长14.3%的成绩登顶,但问界系列占比超80%的结构隐忧仍在;零跑6月销量依旧保持增势,同比增长138%至4.8万辆,领先于同期理想的3.63万辆销量,后者销量同比下滑了24%。

  头部阵营格局生变,腰部洗牌加剧

  今年上半年,尽管新造车企业销量整体同比增长居多,但除了鸿蒙智行、理想稳居前三的第一梯队外,其他车企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零跑冲入第一梯队,小鹏跃升至第四,小米冲至腰部梯队;广汽埃安跌落至腰部,极氪、蔚来从腰部跌落至中后队列,阿维塔、岚图依旧位列尾部梯队。

  零跑的突围问鼎,出乎众人意料。在去年同期,被贴上“小理想”标签的零跑尚属于第二梯队,与理想的半年销量差距高达10万辆之多。今年上半年,零跑在新势力中势头迅猛,上半年销量达到22.17万辆,同比增长155.7%,一举超越了鸿蒙智行和理想,首度登顶半年销量榜。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零跑凭借“性价比”和“技术普惠”的路线攻占主流市场,逐步迈入规模化盈利的阶段。在去年四季度,零跑以单季度盈利0.8亿元的成绩,成为继理想之后中国第二家盈利的造车新势力。在2024年财报电话会上,零跑董事长朱江明将公司今年的销量目标从冲击50万辆提升至50万~60万辆。若以50万辆计算,目前零跑的目标完成率已达44%。

  不仅如此,零跑还有着全球市场的野心。朱江明将零跑定位为"长跑型选手",去年零跑在全球车企销量排名第11位,今年目标是再前进两名,并“力争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几名。”

  朱江明的底气在于零跑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今年1~5月零跑汽车累计出口量超1.72万辆,位居新势力累计出口销量冠军。朱江明多次强调,2025年新能源行业才真正进入“决赛圈”,新势力、传统中国车企与海外车企将展开最终角逐,未来3年销量表现将直接决定市场地位。

  6月18日,零跑宣布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辆。今年下半年,零跑还有全新一代C11、B01等车型的发布,零跑高级副总裁兼COO徐军曾表示,期待7月交付有望突破5万辆。

  今年上半年销量排名第二的鸿蒙智行依旧稳居第一梯队。今年上半年,鸿蒙智行全系车型迎来焕新,包括2025款问界M9、问界M8、享界S9增程版、智界R7增程版、智界新S7 Ultra版和尊界S800等车型。根据鸿蒙智行和乘联分会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鸿蒙智行约交付了20.6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6.2%。不过,在新旧车型换代周期,新车赋能的增长期尚未到来。

  然而,鸿蒙智行体系内车型销量分布不均的问题依旧突出。在今年上半年,问界全系交付约17万辆,占比鸿蒙智行总销量的八成。尽管5月30日上市的尊界在首月便拿下了6500辆订单,但其对鸿蒙智行品牌再向上的定位可能对规模化销量的贡献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今年,余承东为鸿蒙智行定下了百万辆的销量目标,但迄今仅完成20.6%。下半年,定位20万元级的尚界车型成为走量的期待,毕竟,上汽集团600104)总裁贾健旭笃定将以“最好的资源支持尚界成功”。

  稳居20万销量梯队的理想,今年上半年共交付20.38万辆新车,同比增长7.8%。理想上半年增长乏力在一季度财报中已有体现。

  今年上半年,埃安是唯一销量同比下滑的车企,从去年上半年的17.7万辆跌至今年同期的15.23万辆,同比下滑了14.2%。尽管今年上半年埃安推出了AION UT等车型,期待打响“番禺行动”第一枪,但仍需面对细分市场吉利星愿和比亚迪002594)海豚等车型的竞争。

  蔚来也不容松懈。在“蔚小理零”队列中,去年上半年销量仅次于理想的蔚来,今年同期被零跑和小鹏赶超,还被小米反超。今年上半年,蔚来的销量为11.42万辆,同比增长30.6%。蔚来正等待内部改革带来的整体焕新,冲刺第四季度盈利。

  阿维塔、岚图在尾部队列徘徊,但同比增长较为亮眼。今年上半年,阿维塔、岚图的销量分别为5.91万辆和5.61万辆,同比增长103.5%和85%。

  令人唏嘘的是,曾经做过销冠的哪吒,今年却因债务缠身被申请破产重整。据本报此前报道,目前哪吒“债转股”减轻债务以求新融资到位的方案宣告失败,前途未卜。

  目标完成率分化明显:仅小鹏过半,小米紧追

  今年上半年,小米和小鹏势头迅猛,销量分别同比增长了456%和279%,也成为除零跑外,今年最有可能完成年销量目标的车企。

  今年前6个月,小鹏汽车月销量均突破3万辆,上半年销量达到19.72万辆,超过去年全年的销量。去年8月上市的MONA M03和11月上市的P7+,扭转了小鹏2024年销量萎靡的困境。

  今年下半年,小鹏还将推出包括G7在内的数款新车,并搭载自主研发的图灵芯片。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期待高算力芯片能成为小鹏汽车在全新竞争场中的壁垒,赋能未来的销量增长。

  而对于今年的销量目标,何小鹏曾表示,2025年有信心实现“交付量同比翻一番”。去年小鹏汽车全年销量约为19万辆,若以38万辆销量目标计算,目前小鹏的销量目标完成率已经达到51.9%。

  去年3月入局的小米,今年6月凭借YU7“3分钟20万订单”的数据再次震撼车圈。最新数据显示,YU7开售18小时后锁单量突破24万台。如果顺利交付,加上今年上半年已经取得的超15万辆的交付量,目前小米手握近40万辆交付成绩,将有机会和今年的小鹏一决高下。

  但产能问题直接摆在小米面前,目前小米YU7标准版锁单后的交付周期已经达到58-61周,小米YU7 PRO版锁单后的交付周期约为51-54周,小米YU7MAX锁单后的交付周期已经达到38-41周。但目前小米一期工厂的年产能为15万辆,小米汽车二期工厂按照规划将于7月开始投产,设计产能依然为15万辆。

  来源:小米汽车官网

  小米今年不断提高销量目标。今年1月,雷军在直播中为小米立下30万辆的交付目标;今年3月,小米SU7 Ultra上市后,雷军将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辆。截至6月30日,小米的销量目标已经完成了42.9%。如果今年顺利完成,造车不到两年的小米速度或将成为未来造车新势力格局重新洗牌过程中的最大变量。

  目前,鸿蒙智行、深蓝、蔚来、极氪、阿维塔和岚图汽车的销量完成率均不足三成。在第四季度传统车市旺季到来之前,各大车企的压力依旧不小。

  理想汽车的销量完成进度也在三成左右,正期待下半年纯电产品拉升销量走势。据本报此前报道,理想已经将今年的销量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其中增程L系列目标缩减至52万辆,纯电目标翻倍至12万辆。今年下半年,理想规划了两款纯电车型i8和i6,希望在三年内跻身纯电第一梯队。

  从上半年格局变动来看,新造车企业的竞争格局在趋稳中仍有突围机会,而小米、小鹏或成为突围的最大看点。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