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大咖加盟烟大高频引才有何深意?
李楠楠 烟台报道
人才是第一资源。今年以来,殷福星、苏开乐等多位行业专家加盟烟台大学。为何烟台大学能吸引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加入?烟大高频引才背后,有何深意?
多位行业翘楚来烟大任教
最近,烟台大学人才工作动作频频,喜事连连。
7月1日,金属材料领域权威专家殷福星加盟烟台大学。烟台大学党委书记卢国强代表学校对殷福星教授全职加盟表示热烈欢迎。
殷福星是金属材料领域的权威专家,他首次利用纤维状细晶组织实现材料韧性变化的“逆温度效应”,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并获得德国2009年度Gottfried Wagener Prize一等奖。殷福星表示,未来将聚焦能源装备用高性能合金材料领域,推动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深度融合,实现高性能材料及其制造技术的产业化。
无独有偶。6月18日,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国家杰青苏开乐教授全职加盟烟台大学。烟台大学举办高层次人才聘任仪式,党委书记卢国强出席并为苏开乐教授颁发聘书。
苏开乐教授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苏开乐表示,期待与烟台大学的同仁们携手共进,以己所学、尽己所能,立足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竭尽全力推进学科建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此外,3月21日上午,烟台大学举行吴汉东教授、郭明瑞教授聘任仪式。两位教授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经验,将有力推动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迈上新台阶,打造学科发展新格局。
将“人才强校”纳入发展战略
为何烟台大学能吸引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加入?
2024年9月,烟台大学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法学、数学、药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驻烟省属高校正式有了“博士点”。这是烟台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的历史性重大突破,也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2025年是烟台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双高”建设收官之年和2026年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条件达标决胜之年。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烟台大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更有能力成就人才。2025年学校以系统性思维构建“大人才”工作格局,聚焦学校学科与地方产业布局,实施标志性领军人才倍增计划,持续擦亮聚才引智品牌,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奋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在烟台大学人才工作会议上,烟大党委副书记、校长郝曙光提出了人才工作的“632”目标任务,并作了详尽部署。烟大党委书记卢国强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学校第五次党代会将人才强校战略纳入学校发展五大战略,并将“坚定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列为八项重点任务之一,为人才工作谋定了方向。
一所大学带动一座城市
人才兴、产业兴、城市兴。
当前,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才。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地级市集资兴办的综合性大学,烟台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烟台这座城市血脉相连、携手并进,建校41年来,秉承“一所大学带动一座城市”的初心使命,始终紧扣全市发展所需,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育、技术创新和成(002001)果转化等方面为烟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众多高层次人才加盟烟台大学,正将学术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智力引擎”,不仅对学校意义重大,也对正锚定2035年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扛起“三核引领”新使命的烟台意义重大。
烟台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引领城市,正在大力实施“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和16条重点产业链“链长制”,这为人才提供了如山海般广阔的舞台。烟台市大力实施科教强市、人才兴市战略,全面优化“顶尖人才亿元支持、领军人才百万资助、青年人才万元补贴”政策体系,精心打造“乐居、乐业、乐创、乐享”人才发展生态。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
烟台正张开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拥抱来自世界的优秀人才,共聚共融,共创共赢,书写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就的新篇章。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