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妥昔单抗新纪元,规范化治疗新篇章|西妥昔单抗新适应症上市会暨抗EGFR单抗治疗R/M SCCHN临床共识发布会圆满召开
盛夏时节,万象更新。近期,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R/M SCCHN)治疗领域迎来重要进展:2025年6月19日,西妥昔单抗(爱必妥 )获批与铂类联合治疗R/M SCCHN的适应症,取消“一线治疗”限制。紧随其后,2025年6月28日,《抗EGFR单抗治疗R/M SCCHN专家共识》(2025版)正式发布。
在此背景下,2025年7月2日,西妥昔单抗R/M SCCHN新适应症上市会暨抗EGFR单抗治疗R/M SCCHN临床共识发布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紧贴R/M SCCHN最新动态,聚焦西妥昔单抗的临床实践,会中全国各地头颈部肿瘤临床权威专家以及共识编委成员在线参与,一起开启西妥昔单抗规范化治疗R/M SCCHN的新纪元!
大咖齐聚 启航新程
本次会议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郭晔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超苏教授以及武警部队上海肿瘤放射诊疗中心潘绵顺教授三位主席的精彩致辞中拉开帷幕。
郭晔教授在致辞中系统回顾了西妥昔单抗在我国近二十年的临床应用历程:自2020年获批与化疗联合用于R/M SCCHN一线治疗、2022年扩展至局部晚期SCCHN适应症后,近期又获批用于R/M SCCHN的全线治疗。郭教授指出,新适应症的获批显著拓宽了该药的临床应用范围,基于此循证进展,专家组对《抗EGFR单抗治疗R/M SCCHN临床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进行了再次更新。
胡超苏教授强调,随着西妥昔单抗在SCCHN领域适应症的逐步拓展,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同时,在免疫治疗兴起的背景下,西妥昔单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策略已成为探索方向。《共识》的更新紧密追踪了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变化。最后,胡教授对专家组为本次《共识》更新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潘绵顺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在免疫治疗时代,西妥昔单抗作为经典药物,持续探索创新应用领域,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贡献显著。潘教授强调,“老药新用”的理念不仅应体现在《共识》中,更需落实到临床实践,期待与同仁共同推动《共识》落地。
随后,会议隆重举行了R/M SCCHN新适应症上市暨抗EGFR单抗治疗R/M SCCHN临床共识发布仪式,全体与会专家共同观看了启动仪式视频,并进行线上合影留念。
专家线上合影留念
凝聚共识 权威解读
在郭晔教授的主持下,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薛丽琼教授对2025版《抗EGFR单抗治疗R/M SCCHN临床共识》进行了全面解读。
薛丽琼教授首先概述了R/M SCCHN的疾病特征,指出其为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且多数患者初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随后,她回顾了治疗发展历程:在传统化疗时代,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仅为半年左右,治疗选择有限,亟需有效新方案。2008年,EXTREME研究作为首个在SCCHN领域取得阳性结果的靶向治疗Ⅲ期临床研究,开启了SCCHN的靶向治疗时代;2019年,KEYNOTE-048研究推动SCCHN进入免疫治疗时代。
薛教授介绍道,随着西妥昔单抗临床应用的增多,《共识》第一版于2021年发布。本次发布的2025版《共识》,旨在基于近四年的临床应用经验与临床试验进展进行实时更新。新版《共识》内容涵盖共识制定方法、抗EGFR单抗治疗概述、R/M SCCHN临床实践与推荐意见、抗EGFR单抗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管理多个核心章节。她特别指出,针对EGFR靶点的新药组合及抗体改造药物已初步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这提示我们抗EGFR靶向治疗在R/M HNSCN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实践引领 紧贴临床
第一环节主题讨论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教授主持下展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白春梅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丁建辉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方美玉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李江教授四位共识编委围绕《共识》制定的目的和临床意义展开精彩观点分享。
白春梅教授指出,《共识》系统梳理了抗EGFR单抗在R/M SCCHN领域的关键循证研究,并参照ESMO指南等级进行推荐。随着抗EGFR单抗适应症拓展,《共识》明确了一线、二线及维持治疗的具体应用建议。其更新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时掌握领域进展、规范药物选择与应用原则,从而提升诊疗水平。
丁建辉教授强调,《共识》通过明确适用人群、规范剂量及联合方案,显著提升了临床实践的一致性,减少了治疗随意性。其另一重要价值在于提供分层治疗建议,实现个体化治疗优化,并为多学科协作(MDT)建立了统一的诊疗参考框架。
方美玉教授表示,《共识》的推荐与最新适应症同步更新,有力促进了诊疗规范向基层医院的推广。同时,《共识》针对特殊人群及临床试验探索内容提出指导性意见,不仅规避了药物滥用与误用风险,也为合理用药及部分超说明书用药提供了循证依据。
李江教授提到,《共识》明确无需常规检测肿瘤EGFR表达或扩增以指导西妥昔单抗应用。该推荐基于EXTREME研究结果——EGFR拷贝数高低与患者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及OS均无显著相关性。西妥昔单抗可不检测EGFR表达用于R/M SCCHN一线或者二线治疗,以及联合治疗。她还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染色体11q13扩增(CCND1、FGF3等)及EGFR突变可作为头颈鳞癌免疫治疗负相关的Biomarker,提示患者不能从免疫治疗获益。因此,通过Biomarker检测可辅助筛选更适合抗EGFR靶向治疗的优势人群。
曹国春教授总结指出,《共识》整合最新循证进展,通过分层推荐策略,在规范抗EGFR单抗临床应用、优化治疗方案选择、推动诊疗同质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有利于从源头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聚焦一线 精准导航
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陶磊教授主持下,会议进入第二环节主题讨论环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桂琳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韩亚骞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季冬梅教授三位共识编委围绕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 R/M SCCHN 的发展过程和临床实践意义进行深入交流。
桂琳教授指出,本次《共识》更新紧密贴近临床实际需求。例如,针对我国老龄化现状,《共识》首次推荐西妥昔单抗联合抗PD-1单抗的去化疗治疗策略。在维持治疗方面,基于郭晔教授牵头的CHANGE-2研究,《共识》新增双周维持治疗方案,相较于传统单周方案,显著减轻患者治疗负担并提升治疗便捷性。
韩亚骞教授强调,西妥昔单抗早期研究主要基于西方人群数据,而郭晔教授领导的CHANGE-2研究填补了中国R/M SCCHN靶向治疗循证空白。他认为,通过优化药物组合减少化疗频次,并将维持治疗由单周调整为双周是TPExtreme方案的核心创新价值。他表示,在免疫治疗时代,西妥昔单抗的联合治疗策略也将持续探索更新。
季冬梅教授指出,EXTREME方案是国际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CHANGE-2方案则通过调整5-FU剂量使其更契合中国患者的用药习惯,而TPExtreme研究将5-FU替换成了多西他赛,不仅缩短治疗周期,也降低了治疗相关毒性。
陶磊教授总结指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R/M SCCHN的方案,经中国学者基于本土人群特点的持续优化,已显著提升其在中国临床实践中的适用性。未来,探索新型联合治疗方案有望为中国患者带来更多治疗突破。
未来展望 立启新程
第三环节主题讨论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杨坤禹教授担任主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志铭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邱素芳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孙艳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朱国培教授四位共识编委围绕《共识》更新亮点和西妥昔单抗在SCCHN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度分享。
李志铭教授结合临床实践指出,去化疗治疗策略在特定人群中具有重要价值。尽管化疗联合靶向或免疫治疗仍是当前一线标准推荐,但对于不耐受化疗的患者,去化疗方案可能是更优选择。本次《共识》更新针对特殊人群明确推荐去化疗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关键指导依据。
邱素芳教授对比指出,2021年首版《共识》发布时免疫治疗应用尚不广泛,本次更新则显著扩充了免疫治疗相关内容。在2025年ASCO年会上,西妥昔单抗与TGF-β抑制剂、LGR5单抗、CDK4/6抑制剂等靶向药物的联合研究已显示出潜力,提示未来联合治疗策略的广阔探索空间。
孙艳教授表示,本次《共识》更新兼具前沿性与临床实用性。她肯定了中国学者对抗EGFR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的改良探索对提升临床适用性的价值,同时指出,尽管免疫治疗发展迅速,靶向治疗在个体化治疗中仍具有不可替代性,进展后联合治疗策略的开发将是抗EGFR单抗未来的重点方向之一。
朱国培教授强调,新版《共识》内容更加细化,尤其对老年患者、不耐受化疗人群等特殊群体提供了贴合临床的推荐。同时,《共识》系统梳理了抗EGFR单抗与免疫治疗的协同关系,明确了对免疫治疗禁忌或失败患者应用抗EGFR单抗的指导建议。未来,探索联合方案克服耐药机制是西妥昔单抗的重要研究方向。
杨坤禹教授最后总结表示,本次《共识》更新核心亮点在于强化了分层治疗理念,尤其关注特殊人群、细化临床推荐内容、理清抗EGFR单抗与免疫治疗的定位关系。他提出,在免疫治疗时代,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竞争关系,而是多元格局下的合作者。
在热烈的探讨声中,会议步入尾声。郭晔教授、胡超苏教授和潘绵顺教授在总结致辞中强调,《共识》的更新与西妥昔单抗适应症的拓展,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切实的生存获益。作为历经20年临床验证的经典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始终在头颈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期待其治疗场景进一步拓展至早期患者群体,实现更前移干预。最后,三位主席向全体共识编委致以诚挚谢忱的感谢,并充分肯定本次会议价值。期待临床工作者在实践应用中持续丰富循证医学证据,共同推动SCCHN诊疗进步,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编辑 |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贾梦婕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