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机器人产业跟踪:人形机器人将加速落地,零部件估值有望提升
2025年7月6日,东方证券发布了一篇机器人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将加速落地,零部件估值有望提升。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市场看到近期部分媒体报道特斯拉或推迟机器人项目,进而担忧行业的速度会放缓。此前,我们在报告《机器人智能化的未来已深入人心》中前瞻判断,“本次特斯拉机器人部门换帅,反映出人形机器人已经在硬件上取得很大进步,但大脑和模型仍是短板,因此行业即将进入比拼智能化的新阶段,产业对大脑及模型的重视度可能会大大加强”。我们也在报告《OptimusGen3即将亮相,量产节奏释放积极信号,有望驱动板块持续上行!》中再次强调“管理层架构调整将有效打破部门壁垒,为智能化技术研发与落地提供组织保障”。本周我们通过统计6月融资情况,通过划分企业类型,看到人形整机类型板块的融资在加速,因此在本报告中,我们提出两点判断,1)国内机器人的落地将加速,2)产业链格局有望收敛,有利于估值提升。 人形整机将加速落地,景气度有望超预期。我们看到板块的融资出现向人形整机加速倾斜的迹象。我们统计了机器人板块2025年以来的融资情况,从整体看,1-6月每个月的融资数量基本相同,但与此前最大的不同是6月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融资数量出现显著增长,环比翻倍、数量显著高于2025年1-5月的水平,其中既包括了已经达到C+轮的宇树,也包括天使轮的数字华夏。与市场看到的特斯拉机器人的波动不同,一级市场对人形机器人持续快速发展的认可度很高,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整机公司有望进入快速生产和扩张,而随着更多的整机制造生产,零部件产业链的景气度也将会上升,行业景气度有望超预期。
此外产业链也将分化加剧、格局收敛,带来估值提升。我们认为不同于此前产业链“普遍地”送样和订单,产业链将出现品类的分化和供应链的分化。一方面,我们统计的专用机器人融资数量始终保持热度,行业越发重视垂直应用和商业闭环,涌现出陪伴、医疗、清洁用途的机器人;另一方面,融资企业的“青涩度”下降,融资在向更成熟的企业倾斜。我们认为产业链的零部件供应商将出现收敛,仍能保持在产业链内的公司将体现出更高的壁垒或者护城河、进而提升未来盈利的确定性,因此格局的收敛将有利于该部分企业估值上升。
我们看到目前机器人一级市场融资项目倾向于人形整机,预计行业项目的落地将加速,也有望超市场预期。在行业扩张的同时,我们也在现在看到了零部件产业链将出现收敛的迹象,护城河的上升将带来确定性,进而有利于估值提升。建议重视应用场景细分领域、重点区域公司。建议短期关注零部件,中长期关注整机厂。
建议关注:
(1)整机和总成:优必选、越疆、埃斯顿(002747)、拓斯达(300607)、埃夫特-U、中坚科技(002779)、亿嘉和(603666)、永创智能(603901)、杰克股份(603337)、领益智造(002600)、拓普集团(601689)、三花智控(002050)、信质集团(002664)、均普智能;
(2)零部件:五洲新春(603667)、震裕科技(300953)、金沃股份(300984)、日盈电子(603286)、中欣氟材(002915)、赛摩智能(300466)、康平科技(300907)、浙江荣泰(603119)、嵘泰股份(605133)、绿的谐波、斯菱股份(301550)、捷昌驱动(603583)、兆威机电(003021)、祥鑫科技(002965)、步科股份、唯科科技(301196)、南山智尚(300918)、汉威科技(300007)、凌云光、华依科技;
(3)场景和应用:中邮科技、德马科技、音飞储存(603066)、安徽合力(600761)、杭叉集团(603298)、诺力股份(603611)、首程控股。
风险提示
产品降价风险、场景需求落地不明确导致低于预期、国家政策变化导致行业发展放缓、海外龙头厂商生产不及预期、行业融资不及预期、模型发展和数据采集慢于预期。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