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中国之声报道:D-阿洛酮糖获批新食品原料,“代糖新星”将如何重构产业布局
国家卫健委近日(2日)发布《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阿洛酮糖正式在国内获批使用,标志着我国代糖产业又新添一个重磅品种。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在市面上看到阿洛酮糖添加的食品、饮料等产品。
这次的批准不仅填补了国内健康代糖市场空白,也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功能糖自主研发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并且,彻底打通了国内产业化通道,预计将为相关产业带来年均14%的复合增长潜力,推动食品饮料、烘焙、医药等领域的代糖革命。那么,什么是阿洛酮糖?它和市面上现有的代糖有什么区别和优势?
01
什么是D-阿洛酮糖?
D-阿洛酮糖的结晶过程
研发团队负责人、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生物技术中心主任王小艳博士告诉记者,也有人管它叫“无花果糖”,是因为它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无花果、葡萄干、小麦、玉米等植物中的甜味剂,热量值很低,基本不参与人体代谢过程。
王小艳:阿洛酮糖其实就天然的存在于我们每天吃的一些食品当中,比如说小麦的麸皮、玉米、无花果、葡萄干里边等等,它也都会有这个阿洛酮糖,只不过它的含量非常的低。
02
D-阿洛酮糖有何优势?
代糖其实就是一种甜味剂,是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近年来,食品领域的代糖“老熟人儿”主要是赤藓糖醇、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这其中,阿斯巴甜属于人工代糖,而赤藓糖醇则属于天然代糖,而阿洛酮糖也属于天然代糖的一种。
王小艳:现在我们的代糖种类其实非常多,大体比如说有化学合成的,也有植物提取的,还有微生物生产的代糖。目前市场上宣称的零糖饮料,可能更多会用到赤藓糖醇、三氯蔗糖、甜菊糖苷。这里边赤藓糖醇,它其实和阿洛酮糖比较接近。因为它们的甜度倍数(接近),阿洛酮糖是0.7倍的蔗糖,赤藓糖醇是0.6倍。他们的热量值其实都是一样的,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热量的。
随着消费者健康饮食需求的增加,减少糖分摄入成为共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到2030年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克。也有调查数据显示,44%的受访者表示更注意控糖控脂,六成消费者对代糖比较放心。
那么,阿洛酮糖与其他代糖相比,又有哪些比较优势呢?王小艳解释说,健康、热量低、口感好、应用广是它最大的优势。
王小艳:它的热量有0.4卡/克,但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一些学术报道上说,其实它的热量比这个可能还低。它有一种像蔗糖吃进去一样的厚重感,而且吃蔗糖和吃其他的代糖,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么阿洛酮糖,其实它跟蔗糖就很接近,它的口感还有它加工的特性等等,都和蔗糖很相近。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吐槽无糖饮料不好喝的消费者来说,阿洛酮糖获批就是福音了。王小艳还补充说,阿洛酮糖与其他代糖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阿洛酮糖可与食物中的氨基酸或蛋白质发生美拉德反应。如何验证呢?如果都用代糖来做红烧肉,只有用阿洛酮糖做出来的红烧肉才会有漂亮的红烧肉糖色。
王小艳:你看阿洛酮糖叫糖,酮糖。它其实跟我们的果糖,跟我们的葡萄糖(一样),都是糖的性质。所以像我们平时家里边炒个红烧肉,要加糖它才能炒出那个糖色,但如果你要加赤藓糖醇这种糖醇类的东西,其实它出不了那个颜色。
据了解,阿洛酮糖目前已经得到日本、韩国、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以及澳大利亚等多国法规许可。此次在国内正式获批,对代糖产业而言,意味着什么?我国获批的阿洛酮糖的生产工艺又有何不同?
03
酶制剂是D-阿洛酮糖的“芯片”
这次国内法规许可的阿洛酮糖研发过程最早始于2017年,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知识产权布局,研发团队从498个基因库中筛选改造,经历上千次突变体试验,最终突破性开发出高性能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生物技术中心主任王小艳博士告诉记者,市场上的阿洛酮糖有很多,其中的酶制剂则是生物制造的芯片。此次获批的阿洛酮糖正是高性能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这种工艺的阿洛酮糖。
王小艳:整体研发的周期,我们要发现酶,然后要把这个酶无限地把它放大,然后让它能够满足我们生产的经济性角度的需求。同时,我们催化完了之后,我要想办法把这个阿洛酮糖从这些混合物里边分离出来,纯化出来,达到一定的纯度要求,才能最后形成一个像蔗糖一样,老百姓看得见,能放心吃下去的这样一个糖的产品。同时我们也拿到了这个酶最大的专利保护,就是我们保护了这个酶它的原始序列信息。
我国在2020年首次受理了D-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报,2023年5月,“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获批列入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与传统化学合成法相比,这种工艺路线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产品质量稳定,产品纯度大于等于98%。
04
资本狂欢已经开启,
未来还将有何红利?
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代糖市场规模达到18亿元,据相关机构预计,2028年我国代糖市场规模将超过33亿元。那么,阿洛酮糖在国内获批将如何影响国内的代糖市场呢?王小艳说,正是由于漂亮的美拉德反应,未来,阿洛酮糖除了作为甜味剂添加到各类包装食品中,还可以作为餐桌代糖来使用。
王小艳:其实就是餐桌代糖,就是消费者自己家里可能有糖浆拿来炒菜也好,调味也好,然后也有做成晶体,像白砂糖一样的颗粒状的代糖产品。
在相关产品上市之前,我们就已经看到了资本的狂欢。7月2日,代糖概念指数大涨4.18%,其中成分股百龙创园(605016)、保龄宝(002286)涨停,三元生物(301206)涨幅超过10%、华康股份(605077)上涨超7%。那么,阿洛酮糖的国内获批会否取代市场上的一部分代糖呢?王小艳说,实际上,由于不同代糖具备不同的特性,因此他们彼此之间是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
王小艳:未来任何一个代糖出来了之后,它都会有它比较优势的一个应用领域。而未来可能很多的代糖,就是消费者如何去选择,给了消费者更多去做营养美味的产品的多项选择。
在代糖相关公司中,目前,已有部分公司布局阿洛酮糖,但已有产能主要在海外销售,本次阿洛酮糖获批后,相关产能也将面向国内市场。王小艳预计, 1—2个月后,我们将会在消费端看到阿洛酮糖的相关产品。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阿洛酮糖的生产成本也将逐步下降。
王小艳:下一步也是在部署全新的阿洛酮糖基于酶的一个生产工艺。它将会大幅度降低我们的生产成本,我们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就会有相应的,公布这样一个技术的计划。我们常说它(阿洛酮糖)能降血糖、控制体重等等这些功能性。但是它如何去降血糖、控制体重?因为我们已经开展了人群的这个实验,我们会积极去做它对于体内代谢的研究,然后对血脂代谢,包括对我们肠道微生物的一个影响。这些我们目前是正在开展相关的研发,相关的数据出来了之后,也会更好地,而且是更安全地指导我们的消费者去如何应用好阿洛酮糖。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