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深融制造业 人形机器人1.24亿大单落地
近日,中国移动(600941)采购与招标网披露的最大人形机器人订单落地,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分别中标全尺寸与小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项目,总预算高达1.24亿元,展现出我国在智能终端产品及新一代机器人研发方面的强劲动能。
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在上海、北京等地调研人工智能发展,并强调要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夯实产业发展底座,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要素供给。要凝练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原材料、消费品等重点行业应用需求和成熟解决方案,加快大模型赋能制造业全流程,培育一批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服务商。
人形机器人驶入发展快车道
从泰山之巅灵活穿梭的垃圾清运“机器狗”,到春晚舞台上翩翩起舞的人形机器人“福兮”,再到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道上你追我赶的智能选手——这些“具身化的人工智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作为多个前沿技术的集成平台,人形机器人融合了结构设计、材料科学、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不仅是机器人产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成为带动高端技术突破的“交叉引擎”。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还为破解机器人产业瓶颈提供了全新路径,有助于深入探索“形态—行为”协同演化的仿生学机制,为理解具身智能的形成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支撑,加速智能系统从“感知”向“认知”与“行动”的全面跃升。
在政策层面,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也正迎来密集部署。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在上海、北京等地调研人工智能发展工作时强调,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夯实发展底座,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关键要素的供给。
他指出,要凝练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原材料、消费品等重点行业应用需求和成熟解决方案,加快大模型赋能制造业全流程,培育一批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服务商。同时,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注重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基础数据建设,在应用中持续迭代优化,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领域数据采集、清洗、标注和产品测试等标准研制。
为完善产业生态,李乐成提出,要推进高水平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在保障发展的同时,也要统筹安全问题,创新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工具,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机制,全面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从“展品”走向“商品”
在政策加码推动下,人形机器人正从“展品”向“商品”转变,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近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显示,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分别中标全尺寸与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项目,总预算达1.24亿元,成为国内迄今最大规模的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
具体来看,本次采购包1为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为7800万元(含税),中标人为智元机器人;采购包2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为4605万元(含税),中标人为宇树科技。
此次中标企业各具优势。智元机器人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在交互服务、工业制造等场景,其产品可应用于商场导购、工业巡检、物流搬运等领域。依托自身在人工智能与大模型领域的积累,计划于2025年交付数千台设备,重点面向商用、政务、教育等行业,助力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
宇树科技则主打四足及人形机器人产品,技术成熟度高,2024年其机器狗全球市场占有率接近70%。本次中标小尺寸双足机器人项目,将有助于公司拓展更多轻量化应用场景,如教育机器人、家庭陪护、舞台演出等。
人形机器人在国内已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具备广泛的想象空间。未来,它们将广泛应用于商场导览、展会表演、辅助教学、社区服务等场景,成为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载体。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