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又香了 多款产品短期收益飙升
近日,有不少投资者发现,高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似乎又回来了,记者查询多家银行发现,多款中低风险短期持有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断走高,有产品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超过15%。其中,在工商银行App界面上,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理财产品超过20只。
有短期产品突破10%
7月14日,记者查询多家App发现,多款低波稳健类理财产品展示的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高达10%以上,个别产品超过20%。如“工银理财·‘全鑫权益’鑫尊利科技创新优选”产品,近一个月年化高达14.93%;光大理财的“阳光橙量化策略1号”理财产品近一个月折合年化收益率为11.57%,近一年的年化收益率也高达11.14%;“招银理财睿远平衡500日开1A”理财产品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同样达到了11.14%,拉长时间看,该款产品近一年的折合年化收益率也高达7.75%。从风险等级来看,上述产品均为中风险。
从多家银行App界面展示来看,各家银行均有多款产品呈现高收益,其中,工商银行App界面上,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理财产品多达15只,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手机银行中,显示收益率超过5%均超过20只。
从题材来看,涨幅较明显的产品多为“科技类主题”产品,如光大银行的“阳光橙优选科创”理财产品,近1个月折合年化收益率为15.38%,近三个月为16.39%,拉长来看,近6个月的收益率也超过了10%,达到了11.15%。光大银行在产品说明中表示,该款产品的“股票基金投资占产品净资产比例为0-30%,重点参与科创板与创业板的优质资产,并配以打新策略”。在浦发银行App里,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排名前三的理财产品收益均超过12%,其中两只为“绿色科技主题”类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理财的短期收益大幅飙升并不意味着产品的长期年化收益也保持着。如工银理财的某款最短持有90天混合类开放式理财产品,该产品近一月的年化收益高达21.12%,但拉长时间看,该自2021年6月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告负,为-0.39%。具体来看,该款产品的单位净值自今年5月起拉升,尽管涨幅超过20%,截至6月18日,该款产品的单位净值仍低于1。
理财收益出现分化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季度末,理财公司存续理财产品26812款,环比增加2247款,占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的67.33%。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2.98%,环比上涨0.74个百分点。
普益标准分析认为,由于债市短期红利难抵利率下行大趋势,2025年二季度理财收益出现分化。具体来看,短期收益普遍上扬,开放式和封闭式固收类产品近一个月的收益率分别上涨0.74%和0.91%,主要原因是债市阶段性走强,利率债和信用债价格普遍上涨,部分产品通过拉长债券期限或增配中低评级债券放大收益; 而中长期收益则持续走低,近一年收益平均下跌0.27%至0.38%,核心在于降息周期下新配资产收益率系统性走低,叠加“存款搬家”效应带来增量资金加剧资产荒,导致增量资金被迫配置低收益资产。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继续下滑,近七日年化收益率下降0.13%,主要源于底层同业存单利率下行及避险资金涌入导致的规模膨胀,二者共同摊薄投资收益。
与此同时,银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征,不代表长期收益水平。投资者需理性区分理财产品所展示的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的差异,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周期等因素审慎选择,避免盲目追逐短期高收益,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优质资产稀缺,叠加理财估值整改等因素,下半年银行理财收益率波动将有所放大。
采写:新快报记者 范昊怡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