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面”及“里”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时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布局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成为重要任务。多年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城市发展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规律,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水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十余年间,中国城市发展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要城市发展规划,带动周边城市快速崛起,汇聚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城镇化率30%至70%一般被认为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区间。如今,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7%,在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同时,会议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要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
推进城市更新是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城市发展目标的转变,也代表着城市更新进入推进关键期,人民群众对城市建设的需要从“有没有”逐渐向“好不好”转变。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通过推进城市更新实现人居环境改善、空间结构优化及城市韧性提升等进行部署。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意见》的发布,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清晰路径。
城市的核心是人,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要求充分体现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重视“面子”更重视“里子”。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5个“转变”和5个“更加注重”中,“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被放在首位;在会议部署的7个方面重点任务中,稳居“C位”的是与民生相关的一系列布局。牢牢兜住民生底线,既是承诺,也是要求。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用好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一项项部署,都是对人民群众需求和期盼的响亮回应,都是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周到考量。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具体要求,随时代和城市发展而不断变化。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结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走好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不断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由“面”及“里”建设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每个人都是共建者,也是共享者。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