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批单向竞价交易顺利完成“完善碳市场定价机制 释放全国碳市场活力”研讨会暨单向竞价交易方式宣贯会成功举办
2025年7月16日,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四周年之际,首批三场单向竞价交易顺利完成,总成交量130,000吨,总成交额977.15万元。同日下午,上海环交所顺利举办“完善碳市场定价机制 释放全国碳市场活力”研讨会暨单向竞价交易方式宣贯会。上海环交所总经理徐鸣一出席活动并致辞。
徐鸣一总结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四年来的发展成果。她指出,自2021年正式启动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体系日臻完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交易机制不断创新,企业减排意识显著提升,为深化市场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光星,中欧碳市场政策与对话合作项目核心专家王庶,上海环交所全国碳市场运营中心副主任樊东星分别围绕夯实碳市场运行基础与履约保障实践、利用国际合作推动碳市场发展的经验与思考、单向竞价交易方式进行了专业分享。
杨光星指出,试点市场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全国碳市场也正不断推进市场机制完善和制度体系健全,通过强化政策协同与监管创新,持续提升市场运行效能,推动全国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王庶指出,当前全球碳市场整体的规模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展,碳价从长期趋势看稳中有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碳市场虽然存在差异,但也有共性,具备互相借鉴学习的基础,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加剧、低碳转型迫在眉睫的背景下,应该加强对话与合作,寻求共同完善和发展。
樊东星表示,单向竞价的推出旨在丰富市场交易方式,优化价格发现机制,帮助企业更清晰地理解并参与碳市场交易活动,为参与主体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交易选择,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和运行效率,进一步完善了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机制。
活动举行了“单向竞价首日参与企业颁奖仪式”,徐鸣一为华润电力(温州)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乌兰察布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等首批参与企业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圆桌讨论环节,来自重点排放单位、金融机构、律所等机构的代表围绕“探讨全国碳市场发展路径,建成更有活力的碳市场”的主题,立足市场服务和业务实践展开交流。
本次活动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四周年之际举办恰逢其时,对完善碳定价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上海环交所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和运营机构,将始终以保障市场健康平稳运行为首要任务,持续优化平台功能和服务质量,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