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发力 共推体育“2小时”政策落实

2025-07-18 03:50:12 来源: 新华日报

  □ 钱小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并强调“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以下简称“2小时”)。“2小时”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学生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以及推动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坚定决心。

  事实上,《纲要》提出的“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其关键词不仅在于“2小时”,更在于“综合”。“综合”意味着需要课内外、校内外联动落实“2小时”要求,具体涵盖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以及家庭体育作业等多个方面。

  政策对学生锻炼时间的要求持续优化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对青少年学生每日锻炼时长的要求历经演变,从“1小时”发展为“校内、校外各1小时”,再进阶至“不低于2小时”,折射出相关政策的动态调整与持续优化。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彰显了对学校体育工作与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要求“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其中校内体育活动由学校组织实施,校外体育活动则主要由家庭承担,“各1个小时”的要求意味着学校与家庭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肩负同等责任。从实施层面看,我国地域广阔,校际差异显著:走读生可较为便利地完成“校外1小时”的锻炼要求;寄宿生则通常难以落实校外体育锻炼任务。2025年1月颁布的《纲要》提出“2小时”总时长要求,虽与“各1小时”累计时间一致,却更切合实际,显著提升了不同学校落实该政策的可操作性。

  学校是落实“2小时”政策的主阵地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也具备专业体育教师和相对完备的体育设施,因此,学校应该作为落实“2小时”政策的主渠道。“2小时”政策提出了“综合”的要求,意味着学校要以“贯通性”理念来落实政策,这主要体现在空间和形式两个维度上。

  空间维度上,“综合”要求学校要课内外、校内外一起抓学生的体育工作。2020年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每天一节体育课是高质量完成“2小时”政策要求的重要保障。除了体育课,学生在学校进行体育活动的安排还有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等。如“2小时”政策提出以后,很多学校增加了大课间的时间和频次。有的学校大课间从每天上午1次增加到了上下午各1次;有的学校虽然没有增加大课间的频次,但时长从30分钟增加到40分钟甚至60分钟。除了校内,很多学校还在积极推进校外家庭体育作业,以布置适宜的体育作业的形式,继续强化和复习校内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校内外共抓学生体育锻炼的联动机制。

  形式维度上,“综合”要求学校体育要贯彻“教会、勤练、常赛”理念。“教会”不仅是指“学会”,更是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场合灵活运用;“勤练”不仅仅是多练,更要正确和安全地练习;“常赛”要求学校能常态化提供各种参赛机会,以赛促学。“教会”“勤练”和“常赛”这三者之间还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只有“教会”了才能“勤练”和“常赛”,“勤练”和“常赛”又能更好地实现“教会”,“勤练”则能推动“教会”和“常赛”。此外,中考体育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教会、勤练、常赛”理念的落实还能够帮助学生在体育中考中取得更满意的分数。

  家庭是落实“2小时”政策的助推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贯彻落实“2小时”政策,家庭也要发挥好助推器的作用。

  青少年学生因年龄尚小,进行体育锻炼时往往离不开家人的陪伴。陪伴孩子运动不仅能有效打破屏幕依赖下的“沉默共处”,重塑温暖的家庭关系,更能让家长从“说教者”转变为“同行者”,从小为孩子打下强健的体魄根基,并培养其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在校外,面对部分缺乏运动自觉性的孩子,家长需承担起督促职责。这种督促不应仅停留在监督完成家庭体育作业的层面,更应将长远目标置于帮助孩子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运动习惯上。

  当然,家长若能在运动技能、运动负荷等方面给予孩子科学的指导,孩子完成家庭体育作业、培养运动爱好等都将事半功倍。能否对孩子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指导,主要取决于家长的意愿和能力。体育具有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功能,家长应充分认识其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从而投入时间和精力指导孩子。同时,家长还需不断提升自身指导能力,充实体育知识与技能储备,能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定制。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进行科学锻炼。

  《纲要》提出的“2小时”政策,是新时代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举措,更是对“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深化实践。学校作为主阵地,需构建“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育人体系;家庭作为助推器,要营造“亲子共练”的成长环境。唯有家校等协同发力,方能将“2小时”政策要求转化为育人实效,进而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我国高考体育方案设置及可行性分析研究”〈22YJA890016〉、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大思政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劳动教育与体育协同育人的创新与实践”〈2023JSJG258〉阶段性成果)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