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带火“银发经济”!30万亿元大市场如何正确打开
家门口开设了老年食堂,几块钱就能吃上美味的三菜一汤;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常护理、体检、医疗保健、康复训练等服务一应俱全;退休后在老年大学继续发光发热,追求艺术梦想……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强,特别是以“60后”为代表的“新老年群体”,推动着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银发经济”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能。
具体来看,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既包括衣食住行用等传统的实物需求,同时也包括健康、养老等服务需求,以及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新需求。
“银发群体消费潜力巨大、喜好多样,刚需、健康、悦己成为银发消费的三大核心驱动力。”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养老服务刚需多元增长,社区养老照护服务、机构养老照护服务、居家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0.4%、22.6%、18%。健康消费增速亮眼,上半年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30.1%、7.5%。文娱消费提质升级,上半年老年旅游服务、体育健康服务、文化娱乐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6.2%、23.9%、20.7%,反映出银发群体从“养老”转向“享老”,悦己属性显现。
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从供给端来看,在多项政策措施的综合支持下,养老服务方式和银发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上半年,全国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适老类家庭服务业、适老类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0.9%、14.1%、8.8%,较全国服务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37.7个、10.9个和5.6个百分点,呈快速增长态势。从生产制造看,上半年全国从事银发产品生产制造主体户数同比增长14.1%;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康复辅具制造、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7%、12.1%、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9.5个、6.9个和1.7个百分点。
当前,数字技术已经深度融入了我们的生产生活。5G、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银发产业中深度融合应用也让老年生活更有质量、更安全。比如,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应用智慧居家关爱系统,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实现对老年人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实时分析和及时预警,提供更有效、更精准的上门服务。上半年,全国银发经济企业购进信息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16.9%;智慧养老技术服务、老年智能与可穿戴装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3.7%、32.6%。
发展银发经济既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的“必答题”,也是激活内需的“新引擎”。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预计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
也要看到,当前我国银发经济刚刚起步,供给体系和能力尚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需要,质量效率也有待持续提升。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以事业需要引导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支撑事业进步,实现同频共振、良性循环,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去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从发展民生事业、扩大产品供给、聚焦多样化需求等方面提出26项举措。
“政策支持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银发经济有望成为消费增长的新亮点。”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银发经济的不断蓬勃壮大,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也能为相关产业带来新的机遇。未来,随着政策持续支持和市场不断拓展,银发经济有望成为推动我国消费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