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沉浸式课堂” 让红色教育“活”起来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郭晓楠、李跃梅)“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的誓言在武汉经开区车谷展示中心大厅回荡。7月24日至25日,武汉经开区2025年处级干部进修班(第1期)学员们,以一场“行走的党课”开启临时党支部特殊主题党日活动——在沉浸式参观中感悟发展伟力,在足迹寻访中淬炼初心使命。
连通古今,一场跨越三十余年的初心对话。“1991年5月,武汉经开区因车而建,1997年,经开区境内纱帽江滩发现汉阳人头盖骨化石……”学子们津津有味地听着讲解员介绍,通过“全息投影+数字沙盘”全景式触摸产业发展脉搏,详细了解武汉经开区三十余年跨越发展历程和打造“两区、一基地、一中心”的愿景。
从“汽车产量变迁曲线图”到“新能源产业全球布局图”,一组组动态数据让“国之大者”具象化。来自军山新城科投公司的学员刘劲松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写下:科技创新,需要“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我们国有平台公司要致力于成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耐心资本的压舱石。
7月25日上午,学员们走进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与和美幸福村落相映成趣。学员们在四邑村与党员干部、村民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村庄发展历程。据介绍,四邑村始终把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实现村庄面貌跨越式提升。随后,学员们顶着骄阳走进十里蔬菜长廊。看着停放在田间地头的无人收割机,来自汉南区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的学员刘东蹲下身捻起一撮泥土感慨道: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共产党人“守护粮食安全”的初心使命。
下午,学员满怀热忱地探访改革开放典范——官桥村八组。1978年起,组长周宝生率村民开启改革征程,突破传统模式,聚焦科技转型,让荒山变新农村样板。如今,当地康养产业兴盛,田野农博馆展现数字农业魅力,开心农场推动农旅融合,真正践行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我计划回去后,年内共同推动联建3个乡村候鸟创客中心!”学员何靖说。
现场教学结束,在返程的路上,学员们围绕“对标先进,我该怎么干”展开热烈讨论。来自经开现代农业发展公司的学员何正斌表示,产业发展需守正创新,要紧紧挖掘我区农文旅资源优势,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来自汉南供销联社的学员周慧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根本保障在于坚持党建引领,我们要深化“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盘活乡村特色资源,重点推动蔬菜、水产、种业等优势农产品向全产业链延伸,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学员们纷纷感叹,此次这种“现场研学-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模式,让主题党日成果可触可感。
“这次活动就像一台‘红色CT’,既扫描发展成就,更透视使命担当。”班长曹玖云总结道。车窗外的晚霞正为万亩良田镀上金边,恰如学员们那句共同的感悟:“赶考永远在路上,而答案写在田野车间、群众心间。”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