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家A股及H股公司披露生产者责任延伸实施

2025-07-25 21:35:57 来源: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中性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问之)记者从青悦环保获悉,青悦ESG数据库对A股及H股2024年上市公司年报及ESG报告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上市公司对于“生产者责任延伸”(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简称EPR)议题的最新管理与披露现状。

  结果显示,共有56家A股及H股上市公司披露提及“生产者责任延伸”;其中,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分别有18家、19家、19家,北交所暂无公司提及。按中证4级行业分类,汽车行业披露主体最多(9家),电池行业次之(6家)。重点行业分析显示,乘用车企业的披露比例最高,达36%;而电池企业进行相关披露的比例相对较低,目前仅占该行业样本总量的12%。

  作为长期跟踪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致力于推动环境信息公开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青悦环保本次研究覆盖沪深北三地及港股上万份报告。报告收录截至7月15日。因部分港交所上市公司财年于7月底结束,其年报及ESG报告尚未发布,故未能纳入本次分析样本。

  据悉,生产者责任延伸是一项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环境政策工具,它打破了传统“生产-销售-废弃”的线性责任模式,将生产者的责任从产品生产、流通环节,延伸至消费后废弃阶段的回收、处理、再利用及环境无害化处置全过程。

  “生产者责任延伸通过‘谁生产、谁负责到底’的原则,将环保责任嵌入产业全链条,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循环经济的重要制度保障。”青悦环保创始人刘春蕾指出,目前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推行相关政策,未来将向更多领域(如家具、轮胎)拓展。

  就国内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修订)明确提及,国家建立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应当按照规定以自建或者委托等方式建立与产品销售量相匹配的废旧产品回收体系,并向社会公开,实现有效回收和利用。

  与此同时,行业专项政策方面,电器电子领域,《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要求生产者需建立废弃产品回收体系(自行回收或委托第三方)并发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的征收标准和补贴标准;动力电池领域,《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推行“编码溯源+全生命周期管理”,车企需自建或授权回收网点。法律和行业监管的双重约束,或成为相关企业主动落实并披露EPR实施进展的直接动因。

  具化至电池行业来看,6家电池企业均积极践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在循环产业链布局、回收体系建设与绿色技术研发上表现突出。例如,天能动力、骆驼股份601311)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回收规模上领先;孚能科技在有害物质管控与国际合规性上优势显著;超威动力通过区域联盟强化回收协同。

  但同时分析结果显示,部分企业在再生原料使用比例的具体数据、信息公开的详细程度(如产品环保信息披露)等方面未明确提及,需进一步完善。“整体来看,行业头部企业已形成以EPR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模式,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推动电池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刘春蕾说。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