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门联手促消费:从田间到舌尖,品质、场景、文旅齐发力

2025-07-30 18:53:39 来源: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 作者:陈兵

  导语: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十部门近日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旨在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升级。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着力激发农产品市场消费潜力,进一步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方案》简介

  今年 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实施农产品 “三品一标” 行动,促进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消费。本次《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的出台正是为贯彻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要求,扩大农产品消费。

  当前,我国肉蛋奶、果菜鱼等“菜篮子”产品供应总量充裕,价格运行平稳,可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生产上看,今年上半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同比均有增长,7月上旬在田面积1.1亿亩、旬产量2623万吨,同比增长了110多万亩、170多万吨。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消费收入上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同比增长4.9%。另外,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渠道持续活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2%,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69.2%,为农产品线上交易提供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方案》在供给端、流通端、市场端分别提出了多项任务和举措,旨在激活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结构升级和优化,进一步扩大农产品消费。

  供给端方面,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提升“三品一标”水平,推进农产品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创新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和地方特色食品,以满足广大居民特色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流通端方面,拓宽节庆展会等线下消费渠道,积极发挥电商平台的促进作用,开展产销区域对接合作、加强对口协作帮扶,进一步促进产供销精准衔接。

  市场端方面,加强科普宣传,育强农业品牌精品,增强消费认同、提升消费信心。同时,推进农文旅融合,深化游购一体,办好乡村特色文体活动,加快内外贸一体化,促进消费内外联动。

  《方案》提出,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按要求开展产后环节建设,提升农产品上行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展订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业务,加大农产品营销促销支持力度。提升融合消费政策水平。

  《方案》亮点

  1、更加强调农产品品质与特色。此次方案则更聚焦品质化和特色化。强调提高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及原料基地建设水平。同时,鼓励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创新地方特色食品,打造 “伴手礼” 产品等。“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认证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70%,涵盖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品类。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达6097.8亿元。

  2、更加突出消费场景多元化。此次方案在场景创新方面更加多元和深入。不仅支持农产品进商圈、进街区、进景区等常规场景,还因地制宜打造 “美食名村”“美食名镇”,开发农事体验、手工制作等项目。同时,借助村跑、村舞、村 BA 等 “村字号” 活动,以及非遗大集等,将农产品消费与文旅、体育等深度融合,全方位展示乡村美景和文化底蕴,创造出更多魅力消费场景。

  3、更加强调电商平台作用。方案针对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消费提出了更细致、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推动优质农产品企业与电商平台强化合作,针对年轻主流消费偏好打造畅销产品,培育农民主播,开展主题直播活动,还要求电商平台提供常态化、成体系的扶农措施,对生鲜农产品集中上市给予特别扶持等。

  4、更加突出全链条协同监管。方案强调推进全链条协同监管,做好保鲜、储运等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准入系统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对接,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发展机遇

  1、农业科技与种业企业。方案强调提升 “三品一标” 水平,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种业企业和从事农业科技研发的企业,若能在新型农业技术、新食品原料、育种研发等方面取得突破,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2、农产品深加工行业。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方便食品需求的增加,以及政策对开发新食品原料和加工产品的支持,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原料等领域将不断创新,相关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将得到提升。

  3、农产品电商与直播企业。方案鼓励 “互联网 + 农产品” 工程,培育农民主播,打造直播专区。“互联网 +”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直播电商的推进,将加速农产品线上销售的渗透。农产品电商平台将不断优化算法推荐,提升直播电商水平,加强供应链建设,实现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的高效流通。农产品电商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4、冷链物流企业。方案要求完善冷链物流网络,支持县域冷链基建。完善冷链集配中心等现代流通网络是方案的重点之一,这将促使冷链物流行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冷链设备制造水平和仓储服务能力。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冷链物流企业将通过拓展业务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业务量的持续增长。近年来商务部加快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截至2024年底,支持建设各类农产品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

  5、金融机构。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展订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业务,这有助于金融机构拓展业务领域,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提供更灵活的融资支持。金融机构还可以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物流发展、文旅发展提供特色化的信贷产品和服务。

  6、农业产区。地方可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 “三品一标” 农产品,建设原料基地。如推动牛肉主产省开展品质评价,制定地理标志水果质量分级标准等,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

  7、旅游地区。方案提出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打造 “美食名村”“美食名镇”,推动农产品地产地销。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可将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发特色农产品旅游商品,建设农产品体验店、采摘园等,拓展农产品消费场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2024年,我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成为旅游业场景创新、业态融合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一批新的网红村走入大众视野,营造新消费体验、培育新消费业态。

  8、贫困地区。方案鼓励开展产销区域合作,加强协作帮扶促消费。贫困地区可借此机会与发达地区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东西部协作等模式,依托成熟市场体系和数字营销生态,将当地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如四川省南部县与瑞安市协作,实现了农特产品交易额的大幅增长,带动了脱贫人口增收。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