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大于占有,“租赁经济”升温
租相机去旅行、租手机打卡演唱会、租全套露营装备奔赴山野……租赁,成为不少年轻人追求灵活生活方式、享受新潮体验的新选择,“万物皆可租”正从理念演变为新消费常态。
日租四五百台设备
相机租赁火了
近日,在济南宽厚里附近的一家相机租赁门店里,店主安妮正在忙着核对当天的预约订单,等待消费者前来取货。一旁的货架上,陈列着单反相机、手持云台、运动相机、CCD、拍立得等多款拍摄设备。
“现在年轻人出游,不仅要玩得开心,更要拍得漂亮。以五一、端午假期为例,店内四五百台设备提前一周就都预订出去了。”安妮说,从今年暑期租赁情况来看,同比提升三成,有时还会出现一机难求的情况。
除了旅游旺季,演唱会也是相机租赁的高峰期,有不少歌迷租赁微单和长焦镜头,记录下精彩舞台瞬间。安妮介绍,大疆的Pocket3、富士单反相机和CCD属于热门产品,客单价50-150元。这些设备操作简便、便携性强,适合新手,还符合当下年轻人喜欢的质感人像、复古风或Vlog等拍摄需求,受学生党和年轻游客的青睐。
户外装备租赁
吸引一众尝鲜者
除了租相机去旅行外,租全套露营装备奔赴山野也成为不少露营新手与体验者的新选择。
近日上午,在济南市历城区一家户外用品租赁点内,负责人吕先生刚送走取货的货拉拉司机,又赶紧为下一位顾客挑选合适的露营装备。从事露营设备租赁三年来,吕先生眼看着市场逐渐火热起来。“现在是暑假,来租露营装备的顾客多起来了,年轻消费者、亲子家庭、公司团建的都有。”吕先生介绍,一到周末,店内一天能出租160套设备,比去年同期提升两倍。“去年大家还追求‘搬家式’露营,今年都转向轻量化了。”
吕先生介绍,露营目前还属于低频消费,大多数消费者只是想尝个新鲜,但购买一套入门级设备要一千多元,可能买回家没用几次就闲置了,既占空间又造成浪费,这种使用场景的局限性,使得露营装备租赁服务应运而生。
此外,店内还能提供肉串、烧烤架、烤盘等炉具和食材,客单价50-200元,日租金仅为购置价的5%-10%,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门槛。
新消费观
催热租赁市场
当下,租赁经济正在多个领域快速渗透。记者在二手平台以“租赁”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多个商家提供相关租赁服务,相机、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与天幕、雪板等户外装备成为热门品类。其中,不少商家不再局限于单件物品的租赁,而是推出更符合场景需求的组合式服务。例如将微单相机、手持云台、环形补光灯打包成“旅拍达人套装”,或是将自动充气帐篷、卡式炉、蛋卷桌组合成“精致露营套餐”,这种“场景化租赁”模式正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这股租赁热潮在专业租赁平台同样得到印证,租赁开放平台芝麻租赁最新数据显示:芝麻租赁平台年交易额同比增长超71.6%,95后用户占比超6成。易观咨询《中国新租赁行业消费洞察2025》预测,预计2025年新租赁市场规模将超过700亿,到2030年新租赁市场规模将接近10000亿元。
“这种‘只租不买’的消费模式,既反映了年轻人追求体验大于占有的新消费观,也展现了共享经济在细分领域的巨大潜力。”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晴表示,随着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市场主力,移动支付、信用体系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这种“轻资产、重体验”的消费模式将会进一步普及。
在张晴看来,与第一代共享经济主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不同,新一代共享经济更应注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这种进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专业化,如提供装备清洁消毒、使用指导等增值服务;二是品类细分化,针对不同场景开发专属产品组合;三是体验优质化,通过信用免押、上门配送等方式提升便利性,从而形成更完整的服务生态,推动市场规模进一步拓展。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