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育儿补贴来了,利好奶粉市场
日前,《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发布,千亿育儿补贴即将落地。专家表示,生育补贴政策对刺激社会生育起到推动作用,利好母婴和乳业等行业。上半年,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呈现阶段性回暖,但是企业竞争依然激烈,行业加速洗牌。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成为奶粉企业的新命题。
市场呈现阶段性回暖
7月28日出台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引发社会热议。受政策利好刺激,多家乳企股价7月29日开盘后上涨。对此,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国家推出生育补贴对刺激社会生育起到推动作用,有助于提升社会生育信心,利好母婴用品和乳业等行业。
过去几年,婴配粉市场经历了量价齐增、量减价增、量减价减的三个周期。今年上半年,奶粉市场阶段性回暖,行业正在进入新的周期。
孩子王(301078)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2亿元至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到100%。孩子王方面并未公布具体业务表现,但从2024年孩子王业务构成看,奶粉业务实现收入50.7亿元,同比增长了9.4%,这也成为孩子王业绩增长的主要依仗。
健合集团半年财务数据显示,该集团收入同比实现个位数增长,此前一直处于调整阶段的婴幼儿营养及护理用品分部收入恢复个位数增长,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健合集团在超高端婴配粉市场份额也从13%增长至15.8%。
从尼尔森IQ最新数据看,截至2025年5月25日,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总额在五个月中有三个月保持增长,5月份下跌0.9%。分阶段来看,一段和二段奶粉销售额在去年的基础上依然保持增长,前五个月中有多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三段奶粉的销售额跌幅也呈现收窄的趋势。
行业加速洗牌
宋亮认为,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复杂的社会问题,而非单纯的经济问题,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系统性的解决方案配套出台。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则认为,乳企股价上涨是受国家育儿补贴政策推出的消息刺激,但从长期来看,少子化趋势很难因为补贴发生结构性改变,对奶粉企业的实质利好有限。
头部乳企今年相继推出育儿补贴计划。例如,今年3月,飞鹤宣布推出12亿元生育补贴计划,为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的生育补贴(奶粉及服务)。随后,伊利、君乐宝两家乳业公司也迅速跟进,均投入16亿元作为生育补贴。不过短期来看,补贴可能会对企业利润造成影响。飞鹤日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指出,预计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
这两年,奶粉行业的洗牌进程正在加速。不仅竞争越来越激烈、品牌集中化加速,一些实力不佳的中小乳企也退出市场。某奶粉经销商介绍,当下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更加理性,也更加重视产品成分和实际功能。当前在渠道端,小品牌销量没有前两年好,而大品牌得益于其技术壁垒,售价更加稳定。
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
国内主流奶粉企业正在加快全龄化营养转型和国际化布局,来谋求新的增量市场。全龄化营养转型成为中国飞鹤、健合集团、澳优等主要奶粉企业重点布局的方向。
健合收购保健品牌Swisse,使得成人营养与护理用品业务(ANC)成了新的营收支柱。2024年健合集团收入130.5亿元,其中ANC业务收入为67亿元,同比增长8.8%,贡献集团总收入的51.3%。飞鹤透露,未来公司将以大脑发育和乳蛋白技术为主要方向,拓展孕妇、婴儿、儿童、青少年、中老年营养市场。3月,美赞臣中国也宣布推出儿童精准营养赛道的子品牌高等生,瞄准3岁到15岁的儿童市场,主要针对骨骼、身高、睡眠等细分功能。
与此同时,国内奶粉品牌盯上了其他海外市场。2024年,飞鹤取得加拿大首张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执照,并于9月正式投产。据透露,其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婴儿奶粉,特别是在高出生率的国家和地区。2024年,澳优也全面加速全球市场拓展步伐,2024年其羊奶粉中国业务实现收入约30.53亿元,同比增长5.3%;羊奶粉国际业务实现收入约6.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2%,并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在宋亮看来,国内奶粉市场依然占到全球奶粉市场的三分之一,其他国家市场虽然进入不易,但一些生育率较高的市场对国内品牌依然有诱惑力,比如东南亚和中东市场。而且,国内品牌大多以海外工厂或品牌来切入,也有利于降低进入市场的难度,但长期的成长性有待观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