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金融行业双周报:消费贷贴息落地,A股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
2025年8月8日,东莞证券发布了一篇银行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消费贷贴息落地,A股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截至2025年8月7日,近两周银行、证券、保险指数涨跌幅分别+1.66%、-1.98%、+0.35%,同期沪深300指数-0.83%。在申万31个行业中,银行和非银板块涨跌幅分别排名第9、20位。各子板块中,农业银行(601288)(+8.23%)、西部证券(002673)(+6.04%)、新华保险(+4.45%)表现最好。 周观点:银行:8月以来银行板块活跃度边际回暖,农业银行再创新高,可能受益于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传统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将从2.5%下调至2.0%,更加凸显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二是目前已有杭州银行(600926)、常熟银行(601128)、宁波银行(002142)等6家银行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归母净利润增速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5家增幅还达到了两位数;三是消费贷贴息落地,政策红利继续呵护银行净息差。展望后市,短期调整后银行估值修复逻辑不改,增量资金向银行板块迁移的逻辑仍为确定性稀缺时代对相对安全边际的追逐,只要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的核心矛盾未发生根本性扭转,险资、被动资金等增量资金对高股息、低估值的银行股的配置需求就会持续存在,同时公募基金考核机制改革也将加速资金向显著低配的银行板块倾斜,该逻辑在强化分红、驱动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红利与稳健基本面的共振下,正推动银行股实现估值重塑。
证券:近期,券商板块受到多重利好催化,一是多家上市券商披露的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32家上市券商披露中报业绩预告,且全部实现预增或扭亏为盈,国联民生(601456)、华西证券(002926)更是以1183%和1025%~1354%的净利润增速领跑行业。二是市场活跃度维持高位,两融余额三连升,且连续两日站上2万亿。此外,近期稳定币概念对证券板块也有一定催化,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不少机构正在踊跃申请牌照,驱动资金对券商、多元金融等细分板块的追捧。建议后续重点关注中报业绩、大盘成交额、稳定币主题对券商板块行情的催化。
保险:近期保险行业负债端再迎利好,人身险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传统人身险从2.5%直接降到2%。短期内,预定利率下调可能会引起阶段性产品停售潮,随着预定利率正式下调、产品价格上涨,普通型人身险产品吸引力下降,新单保费增长面临一定压力。从长期看,有助于推动保险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分红险、万能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力度,通过投资收益分享满足消费者一定弹性收益需求,有效缓解负债端刚性成本压力。资产端,险资入市政策持续松绑,今年以来险企频频举牌银行股,银行板块今年以来强势的行情以及稳定分红将有望增厚险资收益,强化险企投资端的稳健性。保险板块中长期有望演绎“资负共振”逻辑实现估值修复。
(601838)、宁波银行
(002142)、杭州银行
(600926)、常熟银行
(600036)、农业银行
(601628),新华保险
(601878)、国联民生
(601211)。
风险提示:贸易战引发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增强,银行海外业务收益受损、风险敞口扩大的风险;关税战贸易战扰乱产业链供应链,银行对相关企业信贷投放回笼困难,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银行资产质量承压的风险;代理人流失超预期、产能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长端利率快速下行导致资产端投资收益率超预期下滑的风险等。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