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体育产业年均增速超10%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黄秋霞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表示,“十四五”时期,全国体育系统立足高质量发展,强化改革创新,体育强国建设奋斗目标更加清晰,治理能力提升,多元价值和功能日益彰显,体育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精神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加了11.31亿平方米。“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健儿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创世界纪录68次。近五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速超10%。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体育公共服务和产品,全民健身取得惠民新成效。”高志丹说,“十四五”时期,群众健身更加方便,全民健身日、大众冰雪季等赛事活动联动各地、贯穿全年,呈现出“天天有赛事、人人可参与”的生动局面。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371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超过38.5%,科学健身指导通过APP、短视频和直播间走进千家万户。“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带动冰雪文化、冰雪产业实现新发展。
竞技体育彰显着强国新形象。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张新介绍,“十四五”期间,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屡创佳绩,我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项目越来越多,更多的运动员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获得奥运会金牌的项目由“十四五”之前的21个增至24个,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所在的省份也达到20个,有力推动了我国竞技体育项目间、区域间的均衡发展。“我们巩固优势项目优势地位,提升基础大项竞技实力,推动‘三大球’振兴发展,带动其他项目水平提高,促进各项目均衡发展。”张新说。
当前,体育产业越来越受关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说,“十四五”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稳步发展,政策保障更加有力,构建起宏观引领、专项支撑、部门协同的政策矩阵;平台支撑更加有效,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文化博览会、体育旅游博览会的影响力持续扩大;结构质量稳步提升,体育服务业快速增长,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20年的68.7%增至2023年的72.7%,体育制造业提质增效,2024年底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经济贡献更加显著,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年均11.6%的速度增长,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的381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700亿元,年均增长26.3%,体育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志丹说,体育改革开创发展新局面,国家体育总局改革体育工作评价方式,研究制定了体育强国建设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方面的积极性,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修订完善了《体育法》和600余项体育项目制度规范,设立体育仲裁中心,体育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扎实推进足球改革振兴,理顺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假赌黑”治理,足球工作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他表示,体育领域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将在全力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不断深化体育改革,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体育力量。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