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出手!“史上最严”辅助驾驶国标立项,未来应如何守住智能汽车的安全底线?
辅助驾驶新国标已立项,对智能汽车的安全监管要求将再度升级
2025年6月,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示了关于征求《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意见的通知,该项国标由工信部提出,规定了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即L2)的通用技术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审核要求,明确典型工况的试验方法。
驾驶安全是智能汽车的底线,行业内对于安全,特别是预期功能安全的最新认知与实践是什么?
同济大学朱西产:汽车驾驶的极致安全才是最高的智能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在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专题论坛中表示,在预期功能安全的未知不安全场景中,AI大模型文生图像技术与占用网络技术可提供有力支撑。
朱西产指出:“智能驾驶域、紧急避撞域和碰撞安全域三域深度融合的智能安全是汽车驾驶实现极致安全的保障,自动驾驶不脱离、全速度段能刹停和碰撞事故无伤亡是三域融合的终极目标,当前仍需加强对预碰撞安全的研究。”
清华大学王红:预期功能安全是自动驾驶大规模落地的重大挑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研究员王红认为,预期功能安全问题是继主被动安全后的焦点问题,现阶段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未知不安全场景难以定义与挖掘、预期功能安全难以充分测试验证、未知风险难以持续监测与有效防护等问题。针对这些难题,中国的SOTIF解决方案已初步构建了覆盖开发、测试到运行各阶段全流程的预期功能安全技术体系。
招商车研曾杰:预期功能安全问题会长期存在,无法一次性解决
招商车研智能安全测试研究室主任曾杰提出:“预期功能安全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无法通过一次性测试彻底解决。因此,必须依托完整的研发与验证体系,确保每个环节都经过充分的分析和验证。同时,海量测试数据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支持潜在风险的识别与处理。”
此外,曾杰认为,系统的推广与应用还需获得社会层面的广泛认可,公众接受度将成为保障预期功能安全的重要前提。
东风汽车隋茜:DMS对保障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有重要价值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隋茜在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智能网联汽车协同与交互技术”专题论坛中提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拟对驾驶员状态监测提出要求,驾驶员状态监测对保障辅助驾驶安全有重要意义。
隋茜表示,当前,通过注视感知技术,依托舱内现有的DMS摄像头硬件及其图像处理能力,可实现对驾驶员注视区域的精确感知。未来,多模融合与AI大模型的强大能力将实现多模态信息的深度整合与智能处理,使驾驶员状态监测等功能更加主动高效。
比亚迪廖银生:底盘与智驾的融合将成为提升驾驶安全的重要方向
比亚迪(002594)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底盘技术开发中心总监廖银生在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2024电动汽车智能底盘大会暨智能底盘”主论坛中表示:“伴随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加速演进,底盘正向线控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其与智驾域的融合成为行业探索的重要方向,将进一步提升车辆行驶的提前预判与自驾调节。当前对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安全分工探索中,底盘域保障本能安全,驾驶域承担主动安全。未来,AI的发展或将端到端的概念进一步扩展至底盘运动控制。”
长安汽车刘天:以AI赋能信息安全领域,推动实现自动化安全运营
长安汽车汽车信息安全智能防护项目总监刘天在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分会年会中提出,随着软件漏洞的增加和攻击面的扩大,智能汽车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刘天表示:“长安汽车正积极探索AI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如以‘大模型+多智能体’赋能自动化安全运营。此外,我们还在积极研究未知威胁的智能检测技术,以及漏洞自动化检测和修复技术,以期构建一个基于AI的完备安全防护体系,推动智能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
1. 本报告旨在展示面向汽车前沿、热点问题的最新观点,不追求绝对、长期正确;
2. 报告内容基于嘉宾演讲内容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