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分析 I 七组数据看运营商上半年“真实情况”

2025-08-20 18:11:30 来源: 通信产业网 作者:李洪力

  三大运营商上半年财报中又有哪些新变化?

  日前三大通信运营商2025年上半年业绩绩全部揭晓,今年上半年,中国三大运营商总体“稳中有利”,展现了强大的韧性。

  与此同时,工信部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通信业运行基本平稳。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同比增长1%。

  从经营规模看,中国移动600941)以5437.7亿元营收体量持续领跑行业,但出现6年来首次下滑;增长动能方面,中国电信601728)、中国联通600050)分别以1.3%、1.5%的增幅保持小幅增长;盈利质量维度,三大运营商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5%,展现出更强的利润释放能力。

  除了营收基本面外,财报中暗含的一些财务数据正勾勒出通信巨头们在5G深度应用周期与算力网络转型浪潮中的节奏变化。这些财务指标的微妙波动,反映了运营商面向数字经济主战场进行资源重配、能力重构的战略投射。

  基本面

  营收微增0.5%;净利润增长5.1%

  上半年,三大运营商营收可以用“缓”字概括,财报数据显示,三大运营商延续稳健态势,三大运营商经营收入合计1.02万亿元,同比微增0.5%,归母净利润合计1217.3亿元,同比增长5.1%。

  其中,中国联通营收增速表现最好,中国移动出现微弱下滑。2025年上半年,中国联通实现营业收入2002.02亿元,同比增长1.5%;中国电信经营收入为2714.7亿元,同比上涨1.3%;中国移动实现营运收入5437.69亿元,同比下滑0.5%。

  净利润方面,三大运营商均表现出强大韧性,202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归母净利润842.35亿元,同比增长5.03%,中国联通实现归母净利润63.49亿元,同比增长5.1%,中国电信净利润为230.2亿元,同比增长5.5%。

  三大运营商上半年尽管营收增长面临一定压力,但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业务结构优化以及新兴业务拓展等举措,三大运营商在盈利能力上得到了显著提升,整体呈现出“营收增速趋缓、净利润增长韧性足”的鲜明特征。在用户红利减弱、创新周期迭代的背景下,运营商通过5G专网、算力网络、数字服务等新动能培育,推动利润指标持续优于营收增速,折射出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运营的战略进阶。这种既有战略定力又具结构优化的增长模式,正为通信行业穿越周期提供关键支撑。

  第二曲线

  增长4.1%;回落3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第二曲线业务营收增速均高于整体营收增速,但增速已明显回落。今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三大运营商第二曲线业务合计收入达2385亿元,实现了4.1%的同比增长,而2024年上半年第二曲线营收合计实现2292亿元,同比实现7.1%左右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速明显回落了3个百分点。

  其中,中国移动表现较为突出,政企市场收入攀升至1182亿元,涨幅为 5.6%;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收入达749亿元,增长1.6%;中国联通算网数智收入达454亿元,增长4.3%。

  然而,相较于去年同期,三大运营商第二曲线业务营收增速均出现下滑,分别回落1.7个百分点、5.6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尤为明显的是作为第二曲线业务关键增长点的云业务,增长趋势放缓显著。中国移动移动云收入虽达561亿元,却仅增长11.3%,较2024年同期增速下降8个百分点;中国电信天翼云收入为573亿元,增长3.8%,增速较去年同期减少16.6个百分点;中国联通联通云收入376亿元,增长4.6%,较2024年同期下降19.7 个百分点。由于云服务收入在第二曲线业务收入中占比约80%,其增速放缓极大地制约了运营商第二曲线业务的营收增长步伐,对三大运营商的战略转型与业务拓展形成挑战。

  进一步拆解三大运营商第二曲线业务会发现,第二曲线业务结构正持续优化,很多创新业务亮点十足。中国移动加快推进政企市场体系升级,累计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超6900万辆;视联网连接数增长20.9%,已实现8938万路视频云端互联;中移凌云平台10全行业中标占比达到38%。

  中国电信的创新业务也多点开花,其中,安全收入达到91亿元,同比增长18.2%;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46.2%,卫星收入同比增长20.5%,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71.1%。

  中国联通焕新升级联通云,强化算智云网融合,实现毫秒级智能调度和一体化智能运,智算总规模达到30EFLOPS,此外,IDC数据中心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9.4%,通过数据中心“适智化”改造,其AIDC签约金额同比增长60%,市场地位稳步提升。

  尽管202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第二曲线业务增速有所放缓,但这是云计算前期重投入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现象。云业务增长的阶段性调整,实则为运营商提供了重新审视市场、优化业务布局的契机。从业务结构优化的成果来看,运营商在新兴业务领域已初现峥嵘,无论是中国移动在智能网联汽车、视联网等领域的拓展,还是中国电信在安全、卫星等创新业务的多点开花,亦或是中国联通在算智云网融合及IDC数据中心的升级,都彰显出运营商强大的创新能力与市场适应能力。

  收入结构

  基本盘61%;第二曲线23%

  今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继续向云计算、AI等高附加值领域倾斜。总体来看,三大运营商基本盘业务合计6223亿元,占合计营收的61%,第二曲线业务合计2385亿元,占合计营收的23%。

  由于三大运营商对各自业务板块的划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方便分析和对比,本文将基于运营商半年报披露事项,对企业主营业务板块进行重新划分:中国电信基本盘业务为移动通信服务与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第二曲线业务是产业数字化业务;中国联通基本盘业务为联网通信业务,第二曲线业务是算网数智业务;中国移动基本盘业务为个人市场业务和家庭市场业务,第二曲线业务为政企市场业务。

  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基本盘业务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的68.5%,较2024年同期减少0.2个百分点;中国联通基本盘业务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的73.4%,较2024年同期增加2.2个百分点;中国移动基本盘业务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的68.5%,较2024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基本盘业务收入占比继续下滑,中国联通基本盘业务收入占比略有升高,但三大运营商基本盘业务占比呈总体下降趋势。

  中国电信第二曲线业务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的30%,较2024年同期增加0.1个百分点;中国联通第二曲线业务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的25.5%,较2024年同期增长0.7个百分点,中国移动第二曲线业务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的25.3%,较2024年同期增加1.1个百分点。三大运营商第二曲线业务收入占比都超过了25%,数字化交付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业绩增长引擎仍然强劲。

  运营商第二曲线业务收入占比的稳步上升,彰显出运营商转型的初步成功。新兴业务的快速增长,不仅为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收入增长点,更预示着其在未来数字市场竞争中的潜力。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业务,与各行业的融合不断加深,将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创造出更大的市场价值。

  现金流

  货币资金3285亿元;负债率50%以下

  今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有着极为充沛的现金储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上半年货币资金分别为1903亿元、899.3亿元、483.2亿元,合计32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05%、-10.74%、-20.68%。

  虽然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货币资金有所下滑,但在资金配置方面加大了金融债权的相关投资,例如,中国联通上半年债权投资为158.2亿元,同比大增3530.51%,中国电信债权投资为104.7亿元,同比大增103.11%。

  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方面,三大运营商均出现下滑。上半年,中国移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838.32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313.77亿元大幅下滑36.2%,同期,中国电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470.3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9.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93亿元,同比下降2.7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下滑的原因,中国移动在年报中表示,该项财务指标主要由于公司为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在依法合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了付款进度。中国电信解释称,该项财务指标主要源于产业数字化业务回款期较长,相应应收款增幅较高,同时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撑产业链发展,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款项。

  尽管三大电信运营商在 2025 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有所下滑,但这背后蕴含着深刻且积极的意义。回款周期长,反映出中国运营商其践行产业链协同发展理念,为上下游企业注入了发展活力,推动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前期投入与回款周期长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随着业务成熟,有望带来丰厚回报。

  从负债率来看,三大运营商负债水平在总体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为33.15%,虽然同比增长1.04个百分点,但在三大运营商中负债率最低。同期,中国电信资产负债率为46.57%,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中国联通资产负债率从45.8%降至43.7%。

  从负债率优化情况来看,三大运营商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结构。中国移动负债率虽有小幅上升但仍处于低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负债率下降,显示出其稳健的财务管控能力。这一系列表现表明,运营商们在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在支持产业发展、拓展新兴业务与优化财务结构之间寻求平衡,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应收账款

  2463亿元;半年增长42%

  透过三大运营商财报,《通信产业报》全媒体研究组梳理发现,三大运营商应收账款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今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应收账款合计为2472亿元,较2024年年末增长43%。

  中国移动上半年应收账款为1058亿元,再度创出新高,2022—2024年,应收账款分别为427.6亿元、548.8亿元、75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98%、28.36%、38.01%。中国移动今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创出近四年之最。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应收账款也创出新高,中国联通上半年应收账款为715亿元,中国电信为699亿元,拉长时间来看,中国联通2022—2024年,应收账款分别为279.7亿元、399.8亿元、5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54%、42.95%、44.06%。中国电信2022—2024年,应收账款分别为240.2亿元、307.5亿元、39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7%、28.04%、28.92%。

  对此,中国移动在财报中解释称,营收账款增加的原因为政企业务带来的应收账款增加,而政企客户回款大多集中在年末,年中应收账款通常高于年末。中国电信也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由于公司产业数字化业务回款期较长,相应应收账款规模增长较多,通常年底较多项目验收,应收账款规模会有所下降。

  三大运营商应收账款的阶段性增长,实则折射出其在数字经济浪潮中的主动作为。政企业务、产业数字化业务的拓展,既是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责任担当,也彰显了企业业务结构优化的深层突破。年末回款的规律特性,更印证了业务发展的健康韧性,这背后是数字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稳健动能。

  分红

  740亿元;分红率超50%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报一同披露的还有三大运营商的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根据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披露的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三大运营商拟中期分红总额合计超740亿元,分红率都超过50%,相当于每天给股东“发红包”4亿多。

  中国移动披露的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显示,公司决定向全体股东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之中期股息每股2.75港元(含税),同比增长5.8%;A股股息以人民币支付,按照董事会宣派股息之日前一周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港元对人民币中间价平均值1港元折合人民币0.909988元计算,金额为每股人民币2.5025元(含税)。公司拟合计将派发中期股息594.32亿港元(含税),折算约合人民币540亿元,分红率为64%。

  中国电信披露的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告显示,公司决定按照2025年中期归母净利润的72%向全体股东分配股息。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812元(含税)。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915.07亿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65.81亿元(含税),占报告期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230.17亿元的72%。

  中国联通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的公告显示,公司对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中确定的股权登记日收市后在册股份,每10股拟派发现金股利1.112元(含税),共计拟向公司股东派发约34.77亿元(含税)的股利,分红率为54.77%,剩余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将用于以后年度的利润分配。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派息率已超过A股大多数上市公司,甚至超过了传统分红大户银行业,目前四大银行的派息比率普遍在30%左右。可以看出,运营商作为央企标杆,高派息率响应政策要求,树立市场信心,有利于吸引长期资金通过稳定分红吸引价值投资者,提升估值。随着AI算力投资进入兑现期,运营商“科技红利”向“股东红利”的转化效率或将进一步打开估值天花板。

  研发费用

  合计186亿元;减少10亿元

  作为正在致力于向科技服务型企业蝶变的三大运营商,在研发方面均保持高投入的姿态,尤其中国电信增长最为明显。

  上半年,运营商研发投入呈现“两增一减”的格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03.8亿元、47.82亿元、34.63亿元,合计186.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2.65%、15.65%。去年同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研发费用分别119.7亿元、46.59亿元、29.94亿元,合计196亿元,今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减少10亿元。

  从2024年研发费用来看,中国联通研发投入增幅领跑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03.8亿元,47.82亿元,34.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7%、2.65%、15.65%%。

  中国移动研发费用已出现连续下滑态势,2024年研发费用为282亿元,比上年下降1.9%。不过,中国移动依然是三大运营商中研发投入最高的。拉长时间来看,2021—2023年,中国移动研发费用分别为155.77亿元、180.91亿元、28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3%、16.1%、58.7%,研发费用一直保持两位数高增长态势。

  不难发现,从传统电信公司蝶变为科技服务型企业的过程中,三大运营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展现出对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重视。这种以创新为引领的发展路径,不仅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底层支撑,更凸显出运营商从传统通信服务商向科技型企业跨越的决心。在构建数字中国的新征程中,三大运营商正以研发为引擎,持续强化技术话语权与产业引领能力。

  在业内看来,中国电信运营商虽然当前增速放缓,但并非发展受阻,而是在积聚科技力量,为未来增长夯实基础。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深化,各行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将呈井喷之势,运营商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庞大的客户资源以及广泛的网络覆盖,在 AI、云服务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强化技术研发、深化行业合作、精准把握客户需求,运营商有望突破现有瓶颈,实现第二曲线业务的再次腾飞。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