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探讨】协会专职秘书长受邀出席首届“低空飞行器-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协同创新发展大会
8月16日,首届“低空飞行器-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以“智联空天地,共筑新生态”为主题,系深圳市机器人协会承接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质生产力机器人分会建设以来,联合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汽车工作委员会等机构举办的首场活动,旨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低空飞行器、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力持续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智慧低碳发展部主任李德芬以《中国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及关键要素研究》为题发表报告,系统阐释了国家层面关于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政策导向及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为产业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羽聚焦低空经济领域,深入剖析了《中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关键要素研究》,提出了“场景切入(点上突破)、系统建设(面上摊开)、整体迭代(立体升级)”三步走发展路线体系,详细阐述了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支撑体系、示范区建设、测试评价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和关键要素。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国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与关键技术应用》报告中,全面介绍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脉络、商业化应用进程、当前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以及突破方向与应用前景。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专职秘书长、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质生产力机器人分会秘书长谭维佳围绕《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与关键技术应用》主题,分享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产业化进展、核心零部件与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情况,擘画出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未来蓝图。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低空飞行器、智能网联汽车与人形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搭建了高规格、权威性的交流平台;不仅为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强大的资源支撑,也标志着中国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未来产业融合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关于协会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SRA)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2009年9月发起成立,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机器人行业协会。协会是由深圳市从事机器人行业的企业、研发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伴随着深圳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机器人企业的壮大而成长,会员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800余家,会员产值超1500亿元。是机器人领域会员个数和产值规模最大的地方性协会。
协会依托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科研资源,下设深圳市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和医疗机器人专家委员会,先后发起成立深圳市人工智能学会、华南机器视觉产业联盟和深圳市物流机器人产业联盟。常年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产业对接等咨询服务。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