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屋脊”编织“机电脉络”!西藏果藏拉隧道机电项目施工启幕
在世界屋脊的壮美与严酷交织之地,银装素裹的崇山峻岭间,由赣粤高速(600269)方兴公司承建的西藏自治区S303线康玉至多吉岔口段建设工程机电工程施工JD-7标段项目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在海拔4500多米的“世界屋脊”,开启高原机电建设的征程。
1
极地亮剑:勇于开拓高原业务
2024年底,方兴公司敏锐捕捉市场机遇,凭借过硬技术实力与丰富管理经验,成功中标西藏自治区S303线康玉至多吉岔口段建设工程机电工程施工JD-7标段项目,标志着其在拓展省外市场、进军高寒极地施工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S303线康玉至多吉岔口段建设工程,是川藏铁路的关键配套项目。方兴公司承担的核心施工任务,是为穿越果藏拉山的特长隧道建设照明与供配电系统。该隧道主洞长4812米、导洞长4823米,地处海拔4500米以上区域,年均雪季长达8个月,常年面临暴雪封山、雪崩频发等极端气候挑战。加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物资运输与人员通勤极为困难,致使有效施工时间异常紧迫。
2
攻坚克难:全力推进项目进度
受制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该项目年均有效施工期不足6个月,方兴公司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出一支专业高效的项目团队,全方位夯实人员、技术保障基础。
在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60%的果藏拉山脉,-30℃极寒与缺氧叠加,项目部全体人员顶风冒雪,克服高原反应,在最短时间内深入现场完成详尽勘查。面对暴雪封山导致的物资运输线路几近瘫痪的困境,项目团队密切跟踪气象,利用短暂的通行窗口期,组织力量争分夺秒抢运关键物资,确保“粮草先行”。
在精细组织下,项目内部流程高度优化,人员、设备方案在极端条件下实现无缝衔接,最大限度提升效率。项目部因地制宜,优化调整施工方案,针对高原特殊工况,积极做好开工前技术交底,将公司标准化施工技术和管理理念应用到项目建设中,不断推进机电系统信息化,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目前,项目已安装电缆沟支架2772套,达到总量46%;接地扁钢完成930米,达到总量18%;电缆沟开挖80米;照明桥架架设2060米,达到总量21%;354套灯具已就位,达到总量33%。项目团队将持续推进施工进度,抢抓施工关键期,为隧道早日完工进行全力冲刺。
3
众志成城:淬炼雪域先锋团队
高海拔、低温、低压、低氧……严酷的自然环境让每一名建设者都必须直面艰苦的考验。项目团队中多数成员是首次参与高原机电工程,陌生的自然环境与复杂的施工条件,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艰巨的挑战。
面对极端环境,团队凝聚力成为攻坚克难的关键。在党员骨干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深知肩头责任重大:“项目服务川藏铁路建设,意义非凡,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大家团结一心,将技术攻关与协同合作作为行动准则。团队积极组织开展全员岗位练兵,成立学习小组,将施工中遇到的难题整理成包含现场图片和视频的教学案例,以直观形式促进集体技术提升。在生活中,团队成员也相互支持、彼此照顾,共同适应高原环境,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团队展现出高度的协作精神和昂扬的斗志。从驻地建设到物资抢运,再到全面展开施工,大家顶风雪、抗严寒、克缺氧,紧密配合、并肩作战,在极端环境中牢牢守住每一个工程节点。他们用行动证明:在雪域高原,真正的力量源于团队,真正的信念成于集体。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