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小微融资带来转机
□本报记者杜肖锦
少则一两万元,多则几十万元,700余天里,为维系服装厂运转,浙江迅猛龙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赖晓峰辗转10多个线上渠道,最终仅借到70多万元,对企业来说可谓杯水车薪。
一筹莫展之际,三门农商银行“金融顾问”的一次走访给赖晓峰带来了转机。该行“金融顾问”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至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在当地工作专班指导、协调及“金融顾问”多番实地调研沟通后,迅猛龙公司的生产技术能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得到多方肯定。“金融顾问”指导赖晓峰归还了全部的小额借款后,并对赖晓峰的个人信用进行修复。随后又为其匹配了适合的金融产品,授信350万元。
这场金融“及时雨”让迅猛龙公司重现蓬勃生机。
“通过三门农商银行‘金融顾问’指导,我们优化了企业的融资计划。现在公司产值过亿,经营销售情况稳定。”赖晓峰说。
上述案例并非孤例。为了让这类拥有强烈发展意愿和发展前景,但短期面临信用困局的小微企业获得发展机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坚持问需解难,赋能企业“诚”风远航。
发力问题修复
“当时已有其他银行贷款,觉得再找银行贷款,审批慢、手续麻烦,不能救急,而一些互联网平台额度现成、使用方便,又急着付面料款、发工资,就直接通过这些渠道筹款了。”回忆起当时的经历,赖晓峰坦言,“当时不懂融资结构,也不知道这可能会导致信用瑕疵,‘病急乱投医’差点断了去银行融资的路。”
过去,许多有强烈发展意愿和前景的小微企业,特别是处在创业初期的小微企业,常因短期信用瑕疵被挡在银行融资门外。
“征信重要,但不能因此‘一棍子打死’有潜力的创业者。我们要留住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人。”三门农商银行董事长张学成表示,依托台州金融监管分局建立的“金融顾问认领机制”,该行主动对接,研究本地化信用修复方案。
台州金融监管分局副局长潘湖滨进一步介绍:“我们引入融资辅导机制,要求银行对不符合授信条件的企业,向工作专班明确反馈原因和建议,由工作专班统筹协调解决,实实在在帮助小微企业修复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浙江实践为化解小微企业信用修复难题提供了有益范本。然而,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信用困局各异,其破解之法也需因地制宜。
在福建,南平市浦城县某公司因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被当地环保局出具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申贷过程中银行系统提示该公司违反环保规定,因此之前一直无法获得贷款。当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了解情况后,及时指导企业在“信用中国”完成信用修复,并指导银行核查确认企业完成环保整改、无经营异常、解除预警,帮助企业申贷得以顺利审批,成功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
“我们通过‘金服云’平台收集银行拒绝授信原因,开展智能匹配推荐。建立分类处置机制,通过平台推送企业融资问题至各地专班及时解决。”福建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部分县域、线下不动产登记效率不高的问题,该局联合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建立全省不动产登记与抵押贷款业务网上协同联办机制,推进抵押登记、查询线上办理。针对39家出口受阻外贸企业,分解下发融资诉求,组织当地银行机构对接处理。
创新增信手段
仓单与订单,分属企业经营供给端与需求端,是产业链的核心节点。调研中,《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福建各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正通过创新实践,一手盘活仓单背后的动产价值,一手挖掘订单蕴含的信用潜力,双向发力为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在“南方海参之乡”宁德市霞浦县,海参产业虽是当地支柱产业,但产业发展长期停留在初级阶段,海参的销售网络和产品定价权均掌握在北方客商手中。每到海参收购季节,北方客商便利用活海参不易保存的特点压低收购价,本地养殖户利润流失严重,增产不增收成为常态。若想储存货物待价高时卖出,又面临着品质难保证、仓储资金难周转的问题。特别是海参小微企业的资产以动产形式存在,难以满足传统融资对抵押物的要求,融资方面屡屡碰壁。
对此,霞浦金融监管部门引导当地银行机构创新推出海参仓单质押贷款业务,把养殖户或企业持有的海参加工品作为贷款有效质押物,银行按海参市场价值的一定比例提供贷款授信。
“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养殖户贷款难问题,还将海参产业从单一养殖业延伸至养殖—加工—冷链仓储,有力提升了产业链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霞浦农信联社理事长黄霞生对记者表示,通过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实现质押登记功能,银行质押权的优先受偿权得到保障,补上了海参动产交易流转和风险处置的必要环节,为该业务的大规模推广创造了条件。
挖掘订单增信能力方面,同样在霞浦县,通过政策性银保合作创新模式,福建省霞浦县众源机械有限公司把握住了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机遇。通过当地工作专班的联动,中国信保福建分公司宁德营业部通过专业的买家资信调查,帮助企业了解海外买家信息,并积极争取政策性保险支持,为公司2年以上账期的出口订单提供收汇风险保障,极大增强了企业承接订单的信心。并且,针对长账期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中国信保福建分公司宁德营业部联合进出口银行福建分行,将该企业纳入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库,以信用贷款的方式为众源机械提供430万元资金支持。
在福建省晋江市,订单增信融资则为福建省霸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缓解了大量资金压力。晋江农商银行青阳支行行长张文钲对记者表示,他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走访该企业时,了解到企业目前订单情况较好,存在资金需求,但企业所有的抵押物已用于他行授信,抵押率达到上限,无法进行增贷。结合走访中掌握的企业生产经营信息,晋江农商银行采用订单增信融资模式,基于企业与“斯凯奇”之间的订单量作为授信依据,为企业办理贷款5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约1200万元的订单资金压力。
从发力信用问题修复到挖掘企业仓单、订单的增信价值,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通过精准对接企业痛点、创新破解融资堵点、统筹联动各方资源,为暂时陷入信用困局的小微企业打开了“重生之门”,让缺乏传统抵押物的企业找到了“信用支点”,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盘活了经营潜力。
“我们力争信用修复,增贷服务‘有温度’,发挥好融资信用修复制度安排,对银行对接中反映的问题,协调区县政府有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融资注入‘强心剂’。”在调研中,多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负责人普遍表示。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