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挑战进口品牌 乳业B端市场进入争霸赛

2025-08-28 07:37:51 来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近日,宁夏一家名为“山下有牛”的饮品店开业即引发排队热潮,消费者们争相品尝宁夏风味的鲜奶与酸奶饮品。鲜为人知的是,这家新锐茶饮背后站着的,是曾为瑞幸厚乳拿铁、酱香拿铁等爆款产品提供核心原料的塞尚乳业。塞尚乳业全资子公司金河科技以“山下有牛”进军B端市场茶饮领域,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讨论。事实上,随着近年来C端乳业市场陷入增长瓶颈与同质化红海,蒙牛、伊利、君乐宝等乳业巨头纷纷调整战略布局,涌入被进口品牌长期主导的B端战场,意图瓜分B端蛋糕。

  有行业机构指出,当前原奶周期仍处于底部,过剩的原奶消化急需新业务开拓,叠加政策红利、原奶价格优势等,推动了我国乳制品价格竞争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咖啡、烘焙、茶饮等行业快速崛起,对乳制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为B端乳制品市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企业纷纷加速B端业务的开拓,精进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在多名业内人士看来,这加速了B端乳制品市场中的国产替代趋势。

  下游行业快速发展 B端市场持续增长

  近年来,B端乳制品的使用场景不断扩容,固态乳制品率先打开了广阔天地。烘焙行业中,烘焙店制作面包、蛋糕时离不开奶油、黄油、奶酪等原材料来提升风味与口感;咖啡、茶饮店的部分饮品也依赖固态乳制品作为关键原料;食品加工领域中,固态乳制品凭借易储存、保质期长、成分稳定等特点,成为方便面、饼干、冰淇淋等产品工业化生产的重要配料;此外,随着连锁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此前传统的披萨店、汉堡店等西式快餐行业外,中式餐饮店中也出现了部分创意菜单,对固态乳制品的需求量持续攀升。

  据专业机构分析,B端乳制品市场的总规模已扩展至千亿级别。以咖啡市场为例,各大连锁品牌如星巴克、瑞幸咖啡等门店数量不断增加,对鲜奶、奶油、芝士等乳制品的需求量巨大。有数据预计,2025年我国现制奶咖销量将达到50亿杯。据此推算,B端咖啡赛道为乳制品行业带来的扩容在2025年有望达到265亿元。除了咖啡,烘焙和茶饮行业对乳制品的需求同样旺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已达6110.7亿元,同比增长8.8%,预计2029年将增至8595.6亿元,这为奶油、黄油等乳制品提供了巨大的应用空间。这些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共同构成了B端乳制品市场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

  政策成本技术多方支撑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事实上,此前我国B端乳制品行业被进口品牌垄断,乳制品产业持续受到进口产品的冲击。据海关总署《2023年12月进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2023年我国乳清粉、奶酪、黄油的进口依存度分别为69%、64%、63%,国产化率不足30%。近年来,随着国内乳企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和供应链管理上的不断进步,这一格局正在被打破。

  “目前国内B端市场70%-80%的份额仍由进口乳企占据,但国产替代的空间巨大。”在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魏立华看来,国内乳企的优势在于更短的供应链路径,这一优势能够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并降低成本。此外,国内乳企更贴近本土市场,能够更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反倾销政策也为国内乳企在B端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以往,部分国外乳制品凭借价格优势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对国内乳企造成一定的冲击。为了保护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反倾销政策,对部分进口乳制品征收反倾销税,有效遏制了国外低价乳制品的倾销行为,提高了国内乳企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为国产乳制品在B端市场的推广提供了政策支持。

  同时,原奶成本优势是国内乳企参与B端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近年来,由于国内奶源阶段性过剩,生鲜乳价格持续在低位运行。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7月第一周,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降至3.04元/公斤,同比下降6.5%。原奶价格的下降,直接降低了国内乳企的生产成本,使其在B端市场的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

  国内乳企在生产技术上的持续突破和创新,也是B端乳制品国产替代的根本保障。过去,在高端乳制品,特别是奶酪、黄油、稀奶油等深加工产品的生产技术上,国内乳企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产品品质不稳定,难以满足B端客户的专业需求。然而,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引进,国内乳企在生产工艺、设备水平、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如蒙牛以“蒙牛专业乳品”品牌深入餐饮全场景,精炼出纯牛奶、稀奶油、厚乳奶基底三大核心SKU,与头部连锁品牌深度绑定;伊利打造“伊利索非蜜斯”专业品牌,升级上海应用创新中心,强化多场景定制方案,并借力京东B2B平台拓宽渠道;君乐宝聚焦高附加值领域,今年联手法国颂味佳推出高端稀奶油,与蜜雪冰城合资建牧场,同新茶饮头部品牌深化供应链合作,走高端差异化路线。三大巨头通过专业品牌建设、场景化产品开发及战略合作,构筑B端竞争护城河。

  专业、定制与供应链成终极考验 赛场或将重新划分

  B端市场虽然被视为一片蓝海,但与C端市场相比,其竞争逻辑存在明显的不同。产品专业性、定制化能力和高效的供应链水平成为竞争的焦点。

  首先是技术壁垒,B端市场对产品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新进入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测试,才能达到客户的要求。如奶油黄油和乳酪的生产技术难点本质是原料与工艺的精准匹配,而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的差异在于上游奶源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和生产设备的精度控制能力。近年来,国内头部企业通过引进进口设备、建设标准化牧场等逐步缩小与进口厂商之间的差距,但奶源波动和设备精度不足仍是制约产品品质的关键。

  此外,国内企业在定制化乳脂产品和高端原制奶酪领域面临多维度的产业化瓶颈。在定制化产品方面,国内企业在技术工艺上对乳脂功能参数的精准调控能力不足,原料端受限于奶源标准化程度低,导致品质不稳定,同时缺乏与下游客户的深度协同研发机制;在高端原制奶酪领域,三大类产品(地理标志奶酪、超长熟成奶酪及霉菌发酵奶酪)分别面临原产地法规壁垒、窖藏环境控制技术代差及菌种进口依赖等特殊挑战,其中帕尔马干酪等PDO认证产品受制于原产地保护条款,超长熟成奶酪存在发酵环境控制精度不足的问题,而蓝纹奶酪等则因菌种培育和食品安全管控难度较大、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这些技术、法规和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短板,共同构成了当前国产替代进程中的关键障碍。

  “B端市场的崛起,为中国乳制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然而,这片蓝海并非坦途,其潜力与挑战并存。”在业内人士看来,巨头逐鹿的B端战场,既是国内乳企价值链跃升的关键一役,也是行业格局重塑的开始。这场围绕专业深度与响应速度的较量,或将重新定义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未来版图。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