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补贴覆盖贷款环节 购车首付门槛再下调

2025-08-29 19:21:08 来源: 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博峰)当消费者因全款购车压力而陷入换车决策困境时,如今新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自今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领域消费,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据悉,这是业内首次将汽车消费纳入国家财政贴息范围之内。

  作为大宗消费品,汽车对不少消费者而言购置成本较高,因此贷款购车成为消费市场选择之一。此次推出的消费贷国补新政,通过降低购车门槛,有望缓解消费者购车压力,进一步激活汽车消费市场。

  购车补贴方式再升级

  此前,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为汽车市场平稳增长奠定了重要基础。

  今年年初开始,多部门推出了更广范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车的消费者给予最高2万元定额补助;后续,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得以延续,国内多地也推出了地方购车补贴扶持措施。一系列覆盖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政策精准实施,既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政策红利,也为汽车市场持续回暖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7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同比增幅均突破10%,系列利好政策对消费的拉动效应显著。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延续性政策支持下,今年汽车消费市场呈现持续回暖态势,特别是真金白银的消费补贴政策密集落地,通过降低购车门槛、减轻消费者负担,为市场复苏提供了关键支撑。

  此次《方案》的落地实施,又会从哪些方面提振消费市场的购车需求?

  《方案》明确,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同时,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办理汽车贷款,前5万元贷款额度可以适用贴息政策。

  此次政策层面的贴息将进一步扩大受惠面,让更多消费者直接受益。合资品牌销售工作人员姚依铮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由于贷款购车方式可享受到更大优惠幅度,所以在店内使用贷款方式购车的消费群体占比近七成,普遍利率在3%左右,如果按照1%贴息,对消费者的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临近政策正式实施,8月下旬以来到店咨询该购车方案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业内认为,《方案》与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明确鼓励金融机构聚焦汽车重点消费场景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政策导向不谋而合。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汽车消费金融渗透率已超过六成,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消费者选择通过贷款方式购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贴息政策为消费者提供了最高3000元的贷款利息补贴,相当于直接减免部分购车成本,进一步降低了贷款购车的经济压力。“这与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形成互补,以旧换新侧重于鼓励消费者淘汰旧车购置新车,贴息政策则降低了消费者贷款购车成本,两者共同发力,从不同维度刺激汽车消费。”郎学红说。

  覆盖更多购车消费场景

  当前,部分车企纷纷推出0息购车金融优惠政策,试图以更低门槛吸引消费市场关注。比如,理想全系车型基本上都有三年免息的贷款政策;小鹏在行业内首个推出了0首付+5年0息的政策。

  相较于市场上纷繁复杂的促销手段,0息购车政策通过直接免除贷款利息的方式,为消费者创造双重利好:每月还款金额显著降低,有效缓解购车初期的资金周转压力;在不影响车辆标价的前提下,将原本由消费者承担的利息成本转化为实际购车优惠,相当于降低了整车购置成本。该政策以透明化的利益点,精准切中消费者对低门槛购车与真实惠让利的双重需求。

  然而,当前推出0息购车政策的车企仍属少数,这意味着多数消费者在选购未提供金融优惠的品牌时,将无法享受任何购车补贴。在此背景下,即便新车价格持续走低,1%的贴息政策仍能在数万消费群体中产生显著刺激效应。

  对此,郎学红认为,评估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实际效果须结合市场整体环境考量。当前价格战已使新车售价大幅回落,对于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而言,3000元的贴息额度很可能成为影响购车决策的关键变量。

  记者观察到,此次国家补贴政策与地方消费信贷贴息政策形成了国补+地补的双重叠加效应。具体来看,四川省自2023年9月起实施消费信贷贴息政策,对省内居民汽车购置贷款按年利率1.5%、单笔最高3000元的标准给予1年期贴息;吉林省在2025年7月15日至8月31日期间推出政银企联动促销活动,对省内个人购车贷款提供5年期贷款金额10%的贴息,最高优惠额度达1.5万元,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区域汽车消费市场的复苏。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随着《方案》的全面落地,预计将有更多车企和银行配套出台实施细则,从而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形成全国性消费刺激效应。

  经济车型有望受追捧

  随着汽车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落地,叠加成都国际车展以及传统金九银十销售旺季临近,国内车企正加速布局新车市场。

  记者梳理发现,多家车企集中在近期发布新车,涵盖新能源、燃油车及混动车型,以期借助政策东风加速推新,迎接销售旺季。而此次新政的实施将对车企产品布局产生影响。

  《方案》提出,政策将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消费列为重点领域,这意味着市场售价更便宜的入门级或经济型汽车产品将成为最大受益者。具体看,以15万元经济型轿车为例,采用30%首付方案后,10万元贷款额度中有5万元可纳入贴息范围,实际融资成本降幅显著。相较之下,高端豪华车型因单车价格较高,5万元的贴息上限仅占贷款总额的较小比例,政策激励效果相对有限。

  以性价比著称的紧凑型车、小型车往往是支撑各大车企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此因素影响,中端车型及以下细分市场因政策红利获得更强增长动能。

  此次财政贴息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当前汽车市场良好发展态势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更是对未来汽车消费市场的深度挖掘和培育。对于汽车生产企业而言,政策的利好将促使其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车型,提升产品竞争力。

  与以往仅聚焦购车环节的补贴不同,此次《方案》创新性地将保险、维修等用车环节纳入支持范围,实现从购车到用车的全流程保驾护航,全方位降低消费者的成本,激活消费潜力。

  《方案》明确表示,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郎学红表示,这种弹性设计意味着若政策效果显著,消费贷款贴息或将成为继购置税减免后的又一常规刺激手段。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