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驱动“毛孩子经济”消费变革
邵鹏璐 近日,第二十七届亚洲宠物展览会在上海落下帷幕,作为全球宠物行业旗舰展,今年亚宠展规模再创新高,汇聚超2600家海内外展商及全球产业资源,吸引行业内外超52万观众到场。展会从进口处方粮到AI宠物翻译器、从智能猫砂盆到宠物殡葬服务的全链条产品矩阵,不仅刷新着公众对“养宠”的认知边界,更折射出中国宠物经济从“粗放喂养”向“精细化服务”的深度转型。 宠物经济的升温,本质是现代社会情感需求的具象化表达。亚宠展上,智能养宠设备成为最受关注的“明星品类”,恰是技术对养宠痛点的精准回应。搭载AI摄像头的智能喂食器,支持主人远程观察宠物进食状态并调整投喂量,解决了“喂食不及时”的难题;具备自动清理与健康监测功能的智能猫砂盆,能记录猫咪如厕频率、体重变化,甚至通过数据分析预警泌尿系统疾病,让“铲屎”从体力活变成“数据化管理”;宠物智能项圈则实现定位、心率监测、行为分析的多合一功能,为宠物安全增添“防护网”。但智能设备并非完美解决方案,部分产品仍存“功能冗余”问题,如价格超3000元的“宠物翻译器”,实际使用中“翻译准确率”不足50%。智能设备稳定性、数据隐私保护等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平衡“智能化”与“实用性”,成为企业需要跨越的门槛。 与此同时,从亚宠展能看到当前宠物经济正呈现三大新动向:一是“细分赛道”持续扩容,异宠(爬宠、鸟类、水族)用品增速显著;二是“服务专业化”成为共识,宠物保险、宠物康复理疗等新兴服务开始普及,但渗透率仍不足5%;三是“政策规范”加速落地,多地已出台宠物诊疗、流浪动物管理等相关政策。 可以看到,当情感需求成为消费核心、技术创新破解现实难题、行业规范逐步完善,中国宠物经济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未来,唯有真正以宠物主与宠物的需求为核心,平衡情感价值、技术实用与行业责任,才能让“毛孩子经济”走得更稳更远。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