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银屑病药物专题报告:生物制剂和口服药物百花齐放,银屑病治疗未来可期
2025年9月9日,华鑫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生物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生物制剂和口服药物百花齐放,银屑病治疗未来可期。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银屑病目前不能治愈,治疗需求庞大,药物市场空间广阔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和系统性皮肤病,全球约有1.25亿银屑病患者,中国约有670万人。其中,20%至30%的患者患有中重度银屑病。银屑病现阶段还无法彻底治愈,需要长期治疗以控制病情,治疗需求庞大。现有治疗方案包括外用药物、物理治疗、系统治疗和生物制剂。根据数据统计,全球银屑病治疗市场2022年规模为265亿美元。中国银屑病药物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6.04亿美元迅速增长至2022年的14.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2%。其中,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2-2025年期间,估计增速分别为37.6%和26.2%,在2025-2030年期间,预计仍均保持20%以上的复合年增长率。 生物制剂作为主流药物,不断迭代升级,疗效和安全性持续提升,IL-17和IL23为核心靶点
IL-23/IL-17信号通路因是银屑病的关键通路,对这两个靶点进行更精准的抑制,使得生物制剂实现疗效飞跃、安全性提升。因其皮损清除率高、起效更快、安全性相对良好,生物制剂治疗地位获众多指南认可,银屑病治疗目标也从PASI75不断升级到PASI90/100。
其中,IL-17A抑制剂中,全球首个司库奇尤单抗(可善挺)12周PASI75/PASI90/PASI100应答率可达81.6%/59.2%/28.6%,52周PASI75/PASI90/PASI100应答率可达80.5%/60%/39.2%,第二个上市品种依奇珠单抗(拓姿)的短效和长效则更胜一筹。全球首款IL-17A/F双抗比奇珠单抗(比美吉珠单抗)16周时PASI90达到91%,用药3年后仍有93.0%的患者维持PASI90,80.8%患者维持PASI100,实现突破耐药瓶颈、完全清除可能和持久缓解的功效。全球首款IL-23(p
19)单抗抑制剂古塞奇尤单抗从上游阻断IL-17产生通路,实现更长效控制。
48周时PASI90应答率超80%,且对IL-17失效者也有效,为耐药患者提供新选择。目前比奇珠单抗于2025年5月正在国内申请上市中。此外,国产首个IL-17A/F双抗丽珠集团(000513)LZM012于2025年7月成功达到III期临床终点,有望于近期申报上市。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