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国防教育的升级之路

2025-09-09 20:38:54 来源: 齐鲁晚报网
中性

  全民国防教育,是筑牢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基石。然而,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仍停留在“拉横幅、发传单、听报告”的传统模式,创新性较差,并且专业性有待提高。推动国防教育走向专业化,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然之路。这不仅是形式的创新,更是理念的深刻变革——从“泛化普及”到“精准施教”,从“活动化”到“体系化”,亟需以专业内容、规范标准、科学方法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专业内容方可保证课程质量。国防教育课程的专业性是其生命线。它必须超越简单的队列训练和战场故事讲述,转向一个深度融合多学科知识的体系。这要求课程内容涵盖传统安全观下的政治、军事、国土安全,也需纳入经济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使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安全与自身专业学习息息相关。这意味着国防教育课程需要有系统的理论支撑和清晰的知识架构,不能零敲碎打。这就要求我们各地的国防教育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加强沟通交流,不断升级课程,保证教学内容系统化、前沿化、专业化。

  规范标准利于经验推广。规范化的标准是国防教育从“可做”走向“做好”、从“个别”走向“普遍”的关键。它为解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活动差异明显等问题提供了统一的标尺。统一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和资源管理至关重要,这意味着需对国防教育的教学目标、内容、师资准入、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和规范要求。规范的课程标准是进行经验推广的基础。一套优质的国防教育模式若能形成可复制、可操作的标准范式,便能更快地在更广范围内惠及更多学生,避免优质教育实践成为个别学校的“独家绝活”。

  科学方法实现效果最大化。科学的教学与评价方法是确保国防教育效果最大化的“加速器”。它意味着告别单向灌输,拥抱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体验式教学。通过模拟对抗、案例研讨、角色扮演等方式,学生在高度沉浸中激发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使国防知识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例如,可借助VR/AR、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虚拟战场、模拟指挥决策等仿真环境,打造智慧教育平台,使抽象国防知识变得可感可知,实现精准施教与个性化学习,极大提升国防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专业化是国防教育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通过深耕专业内容确保教育深度,依托规范标准促进广泛推广,运用科学方法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这三者相互支撑,方可共同推动国防教育从一项普及性活动,向一门有严谨内涵、有科学规律、有持久生命力的系统化育人学科迈进。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