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殡葬行业需在规范中行稳致远
重庆拾光森林宠物生命纪念馆(图源新华社)
湖北日报评论员张双双
在现代社会,宠物不再仅仅是动物,更是许多人的亲密家人和情感寄托。当这些“毛孩子”走完短暂一生时,它们的“身后事”——宠物殡葬,正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行业。
宠物殡葬指由宠物尸体处理延展的一系列宠物死后服务,包含宠物尸体清理、宠物安葬、宠物骨灰处理以及宠物标本、纪念品制作等。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全国经营范围含“宠物殡葬”服务的企业超8000家,其中多数注册于近3年。宠物殡葬服务悄然兴起,满足了部分养宠人士的现实需求,为妥善处理宠物尸体、减少污染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行业存在无证经营、虚假宣传、收费混乱等情况。
由于场地、设备成本等原因,一些企业没有取得正规资质,在偏僻民房、厂区,甚至用非法改装的厢式货车充当“移动火化车”焚烧宠物尸体,存在极大消防风险。还有些不良商家为加快回本周期欺骗消费者,甚至拿草木灰来冒充骨灰,在基础套餐里隐形捆绑其他项目,比如基础火化搭配高价骨灰盒、告别仪式等,通过“尽善尽美”“不留遗憾”等话术诱导消费,收费混乱,损害消费者权益。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宠物殡葬行业存在许多需要规范的方面,比如准入门槛、服务模式、收费标准、纠纷处理和权益保障等。但由于涉及市场监管、环保等诸多部门,监管尚属空白,很多规则也依然处于缺席状态。要使这个新兴产业进入规范化赛道,需要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相互配合,充分尊重市场客观规律,依靠市场的力量解决问题,政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
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规标准,进一步明确宠物诊疗机构、饲养宠物单位及个人等应履行宠物无害化处理责任;另一方面,结合实际完善宠物尸体无害化处理体系,加强规划布局宠物无害化处理机构和场所,优化宠物尸体转送、回收服务,提升无害化处理能力,为宠物殡葬行业搭建起“合规经营”的基础框架,从源头上减少无证操作、污染环境等乱象,也为后续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消费者权益提供制度支撑。
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城镇犬猫数量突破1.2亿只,每年有数百万只宠物死亡。宠物殡葬行业,不仅关乎宠物主人的情感需求,更涉及动物防疫、环保、安全生产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如何为情感消费界定理性的规范,不过度消费大家的情感需求,永远是这个行业一个重要的议题。唯有政府、市场、消费者三方同向发力,以规范守住行业底线,以理性呵护情感价值,才能让宠物殡葬真正成为承载思念、传递温度的“生命告别”行业。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