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还没到店,旧车型正加价“甩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魏银科 孙佳琪
9月的济南街头,电动自行车车流如织,在这寻常景象下,或许正在酝酿一波旧国标电动车涨价潮。距离《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9月1日正式实施已过去半月有余,记者走访济南多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发现,新规带来的“阵痛”已然显现:旧国标车因可破解限速普遍涨价,而新国标车却因生产滞后普遍处于“期货”状态,部分消费者还陷入“买旧车怕淘汰,等新车无现货”的两难境地。
新车还未到货,旧车普遍涨价
“上周我看到某知名电驴公众号说多个电动车品牌的旧版车打‘价格战’,有的车型国补叠加厂补优惠高达1500元。我就来店里询问,结果这个牌子的活动早就结束了,还涨了200元,商家说再不买还得涨。”在济南市历下区解放桥附近的一家电动自行车专卖店,上班族孙女士告诉记者,商家建议她赶紧抢券购买,但她根本抢不上。
孙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问了多个品牌的商家了解到,自9月1日新规实施后,济南市场上旧国标车价格普遍上涨,“物以稀为贵,可能还得涨”。
解放桥附近一电动车商家向顾客介绍新国标相关政策
“新国标车还没生产出来,旧车卖一辆少一辆,而且能解限速,顾客都愿意选速度快的。”某品牌经销商透露,目前门店库存只有这几十辆了,整个济南也就1000辆出头,存消化速度明显加快。
数据显示,济南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较大,截至目前全市注册登记数量480余万辆,庞大的基数意味着置换需求旺盛,而新规设置的3个月销售过渡期(至11月30日)更催生了购买诉求。
“我上班通勤的路程不算近,趁着旧国标的车能解限速赶紧来买了。商家说提速后续航能达到80公里,时速能提到35公里,对我来说够用了,因为通勤赶时间,还是想买个跑得快一点的。”在历下区龙凤街某电动车经销点,上班族张女士表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国标车的“缺席”。某头部品牌客服表示,因生产线调整和检测认证周期,新国标车全国性供应短缺至少持续至10月下旬。“新车还在生产线上,没有那么快,我们也不盼着新车到货,到了后未必卖得出去。” 某品牌商家目前并不看好新车的销售前景,“第一批肯定没法解限速,但是你愿意买个跑得慢的新电动车吗?”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也将全面涨价
原因到底为哪般?
尽管国家明令规定,“生产日期在2025年9月1日之前,符合旧国标的两轮车型仍可依法办理注册登记(上牌)手续”,但仍有消费者担心11月之后上路,旧国标电动车会被查。“既想追求快一点儿的速度,又担心到时候不合规,是时候考个摩托车驾照了。”市民张先生说。
关于市民们普遍存在的这种疑问,济南市历下区大队车辆管理所民警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出台的新国标政策给予了销售端3个月过渡期,允许老国标车辆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这意味着消费者在过渡期内仍可购买老国标车,国乃虎提醒大家,一定要及时挂牌,老国标的电动自行车超过这个期限就不能挂牌了。
通过实地走访,记者调查了解到,近期不只是旧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因“销售恐慌”不同程度涨了价,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也会必然存在涨价的情况。谈及原因,还是与这次的新规有关。
新国标电动车将普遍配备Gps 定位功能
历下区某品牌电动自行车销售王先生向记者介绍:“除了速度防篡改,新国标从防火阻燃、北斗定位等维度全面提升安全标准。具体来说,防火阻燃让很多车辆的主体或者配件都从塑料改为了铁或者钢化铝,再加上北斗定位技术的智能化升级,以及部分型号标配电池的容量变大,诸多技术和成本的上升都是造成新版电动自行车涨价的原因。”通俗来讲,就是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不光在解限速这方面为驾驶人提供了安全保障,从车身质量、防盗等多方面也提升了安全保障。
济南黄台电动自行车交易市场的某品牌销售刘军(化名)告诉记者:“目前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店里库存还有几十辆,卖得很好,因为没有针对店里的旧车进行涨价。我们品牌新国标电动车部分已经生产完成了,具体什么时候能上市到店,还要再和厂家具体沟通。”对于以后仍然想选择速度较快的电动车该如何购买,他给出了这样的建议:“早买,不然11月30号后想同样速度的电动车(电摩),就要考证了。”
政策技术双重壁垒,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为彻底封堵“解限速”漏洞,新规从硬件到系统设置三重防护:一是引入超速断电机制,时速超25km/h即自动断力;二是禁止预留电池接口和线路,剪线、跳线等传统手段失效;三是控制器采用“过压即锁定”模式,杜绝电压改装可能。
但新规也并非一味从严,还包含多项贴合用户需求的便民改进。其中,争议已久的脚蹬配置要求被取消,更符合日常骑行习惯;同时,铅酸电池车型的重量上限从55kg提升至63kg。“重量限制放宽后,能搭载容量更大的电池,续航里程普遍提升,能明显减少充电频次。”济南市历下区一家电动自行车维修店老板道出了这一调整的实际价值。
政策收紧带来的行业门槛提升,已成为券商研报的共识。华创证券在2025年8月14日发布的电动自行车行业研报中明确指出,新国标相比2018版标准进一步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其中38项强制性检测项目涉及电池安全、结构强度、电磁兼容等核心领域,将显著增加中小企业的检测认证成本。国盛证券同期研报也提到,生产标准升级带来的设备投入和合规成本上升,叠加头部企业在渠道布局和规模效应上的优势,将加速行业洗牌进程,中小企业出清速度会明显加快。
面对新规构建的技术与合规双重壁垒,头部企业已提前布局抢占先机。雅迪副总裁周朝阳直言,“新规将加速市场份额向合规企业聚集”,目前雅迪核心车型已完成新国标产品切换,截至2025年8月,通过新国标认证的车型达20余款,覆盖主流消费需求;九号公司依托智能技术优势同步发力,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5.22亿元,当前通过新国标认证的车型已覆盖电动自行车全品类,旗下E系列、F系列凭借APP智能交互与精准限速功能,在终端市场提前积累用户基础;爱玛科技(603529)副总经理罗庆一则透露,企业通过“折旧优惠+国补叠加”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加快旧标车消化,同时同步推进新国标车型的终端渠道铺货筹备,为后续市场切换做好铺垫。
“新国标不仅是技术标准的迭代,更是城市交通治理精细化的体现。”相关部门人士也呼吁广大市民:“遵守法规、安全骑行,共同守护城市的道路安全。”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