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新政声】农业农村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2025-09-17 21:08:42 来源: 国科农研院

  2025年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以下问答与种业息息相关。

  [农民日报记者]:请问,我们是如何做到稳产保供、端稳端牢中国人饭碗的?谢谢。

  [韩俊]: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三农”问题里,粮食问题始终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为我们抓好粮食生产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四五”以来,我们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表述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这是一个完整的表述。我们认真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特别是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提升产能。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特别是聚焦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集中发力,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的重要指示,启动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深度融合,特别是我们集成推广像合理密植、精量播种、一喷多促、水肥一体化,这都是农业上很专的词,这些增产的技术模式,整县整建制地来推进大面积均衡增产,我们今年在全国选了702个县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目标就是把试验田里的高产转化到广阔的农田上,科学家们在试验田里产量很高,怎么把它变成大田的现实生产力,这是我们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要解决的问题,这方面效果已经逐步显现出来了。过去的玉米,一亩地种3000多棵,后来又提到4000多棵,提到5000多棵,我们在新疆可以干到一亩地7000多棵,所以合理密植,再加上水肥一体化、一喷多促,单产就提上来了。去年全国粮食亩产394.7公斤,比“十三五”末提高了12.5公斤,单产对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超过60%,有些年份会超过80%

  二是优化结构。农业不单纯就是抓产量,还要优结构。我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主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优质化需求。比如说,针对大豆油料等进口量比较大的品种,我们坚持不懈提升国内产能。去年大豆产量达到了2065万吨,大豆自给率比2020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我们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小麦、优质食味稻,还有其他一些优质产品生产,供需显著改善。

  三是增强韧性。近年来,自然灾害不断发生,极端天气多发重发,特别是现在降雨带北抬,一下雨就是暴雨连连,给粮食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不断强化灾害预警预报,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沟渠整治,建设了一批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农业应急救灾中心,现在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提升。有时候虽然降雨少,但只要有灌溉,只要是高标准农田,只要能灌上,产量就丢不了。可以说,粮食生产气候韧性不断增强。

  四是保障收益。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各项支持政策,比如说过去农业保险只能保物化成本,一亩地绝收之后就给两三百块钱,后来保完全成本再到收入保险,现在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已经实现全国全面覆盖。我们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收购等措施,目的就是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住农民种粮收益,让农民种粮能够有钱可赚。

  五是压实责任。粮食安全保障法明确了各级党政部门负责人、各个部门在粮食安全方面的责任。我们严格开展包括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压实地方党政重农抓粮责任。这几年,我国粮食面积在高基数上也是保持了稳定,去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了17.9亿亩。面积要稳住,单产也要大面积提升,抓住耕地和种子这两个要害。去年粮食播种面积比2020年增加了3800多万亩,这为我国粮食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大家非常关心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夏粮是稳产丰收,早稻是增产。最近,农业农村部派出18个调研组到全国各地去现场看,秋粮面积是稳中有增,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秋粮长势正常偏好,可以说夺取秋粮丰收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现在北方再有不到20天,秋粮进入大面积收获的季节了,我们要利用最后这个时间窗口,全力以赴把田间管理工作抓好,把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抓到位,做好秋粮收获,确保颗粒归仓。总之,要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实现全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

  [中国“三农”发布记者]:请问,过去五年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突破?谢谢。

  [张兴旺]:好的,刚才韩部长讲到,今年夏粮实现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实际上我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在座的很多媒体朋友也都深入到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一线了。我想大家一定会体会到,真正到农业生产的一线,就可以感受到科技对于粮食、对于农业现代化意味着什么,也能够深切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可以说,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农业农村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狠抓重点任务的落实,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现在已经进入了世界第一方阵。有这么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备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农业科研院校800多家、科研人员12万多人。为推动这些创新主体同向发力、优势互补,我们专门制定了政策文件,整合科技资源,推动加快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类建强农业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体系化的攻关机制正在加快建立。

  二是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较快突破。主要体现为“三个一”:攻克了一批底盘技术,挖掘出调控作物产量和品质、动物高繁等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基因,创制了土壤养分预测、动物行为监测等自主产权专用传感器。育成了一批生产急需的重大品种,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了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牛、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这几个具体的品种实际上都是我们原来没有的,主要依靠国外的,都是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自主把品种研发出来了,而且在市场的占有率逐步提高。研制出一批先进适用农机,大马力拖拉机、打包采棉机、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精量播种机等都成功部署到生产一线了,丘陵山地拖拉机研制成功,并加快推广应用。

  三是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稳步推进。大力培育农业领域的科技领军企业,实际上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引导企业深度开展科技创新,目前在研的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参与的企业超过了1000家,占参与单位总数的51%,超过一半了。我们正在加快推动实施百家龙头型引领、千家高速成长型争流、万家潜力型竞发的“百千万”农业科技企业培育工程,支持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农业科技成果实现大面积落地应用。我们不断健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全国有40多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一年四季活跃在一线、活跃在基层,综合运用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专家大院等多元服务模式,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围绕水稻、小麦、生猪、奶牛等主导产业,现在全国已经建成了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围绕不同的品种,提供各环节、环环相扣、覆盖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服务。每年还遴选推介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重大引领性技术300项,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可选择、定制化的技术清单,提高技术到位率。谢谢!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北信源
  • 兆易创新
  • 科森科技
  • 卓翼科技
  • 天融信
  • 吉视传媒
  • 御银股份
  • 中油资本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